吕四海鲜东渡扶桑
时间:2009-09-09 A+   A- 举报

60个“启东第一”(24)    

□史实

1991年12月19日,“吕四号”冷藏船首航日本福冈港,这是南通地区首条国际运输船。

□回眸

在吕四港镇郊外一间农家屋里,记者见到了69岁的高来根。高来根曾担任茅家港镇海丰村党支部书记、秦潭镇党委副书记等职。他在担任海丰村支书期间,见证了“吕四号”冷藏船首次东渡扶桑的盛事。

“启锚那一天,港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渔民们把一担担新鲜的安康鱼抬入船舱,许多人做梦都没有想到可以如此方便地把海鲜运到遥远的日本!”时隔近20年,回忆当时情景,高来根仍十分激动。
说起“吕四号”冷藏船与海丰村的结缘,还得追溯到1986年3月。高来根说,启东渔轮厂受省水产厅委托,建造了两艘冷藏船。一艘交付赣榆,另一艘留在启东。这艘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冷藏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因造价不菲,所需费用昂贵,许多人都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纷纷退出了竞争行列,“香饽饽”竟成了“烫手山芋”。

时任海丰村党支部书记的高来根召开支部会议,商讨购买冷藏船事宜。尽管会上有着不同的声音,但凭着多年来树立的威信,高来根一锤定音:出资购买冷藏船。

1986年5月,茅家港镇海丰村以每年上缴折旧金37400元的形式(17年为限),购买了“吕四号”。
“买回来之后,村里威风了好一阵子!”村里26条渔船捕获的渔货以前主要靠汽车外运。“有了冷藏船后,运一次就是130吨,既方便又快捷!”许多渔业村都把渔货送到海丰村,请求帮助运输。“吕四”号忙碌地从启东驶往上海、天津、内蒙古等地。

1988年底,市口岸办有关负责人找到高来根,询问是否有兴趣搞国际运输,高来根怦然心动。在市口岸办的帮助下,高来根同村干部们跑部跑省,在最短的时间内办齐了手续。“因为是国际运输,所以要求很高。比如船上要安装导航设备,安装纱窗纱门,办理船员健康证等,很烦琐!但想到可以为国家赚取外汇,再苦再累都值得!”

1989年3月,国家交通运输部下发了正式批文。1991年12月19日,满载着安康鱼、鲳鱼等新鲜鱼货的“吕四号”冷藏船在船老大陈朱件的率领下东渡扶桑。尽管当时高来根已调离海丰村,但令他无比欣慰的是,他的二儿子高文华就在“吕四号”冷藏船上,担当船员兼翻译。

后来,“吕四号”冷藏船还先后到过韩国、朝鲜等国,在为当地人民送上新鲜鱼货的同时,也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传递了彼此间的友谊。   

□链接

2003年1月,“吕四号”冷藏船结束了近洋航行的使命。“吕四号”是我市迄今为止唯一的一艘用于国际运输的冷藏船,为我市海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报记者  江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