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土地 打土豪
时间:2009-09-09 A+   A- 举报

194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政策。启东县委多次召开了区委书记会议,讨论土地改革问题,研究落实措施。各区、乡也层层传达、学习、贯彻“五四”土改指示。

土改的第一步是向地主清算剥削账。各地纷纷召开大会,发动苦大仇深的农民上台诉苦,并编演“活报剧”、“土改小调”等文艺节目,利用活生生的事实揭露地主血淋淋的剥削史。汇龙区永阳乡合新、一新、克英三村的曹、周、沈3户大地主,人称“三鼎氏”,他们仗势欺人,占田近半,群众深受其害。三个村的群众联合召开了斗争大会,会上先演出了反映“三鼎氏”剥削贫雇农家的戏,接着贫苦农民上台,驳斥了“地主养活穷人”的谬论,揭露了地主剥削农民的真面目。

各地通过算账斗争,打击了地主的威风,大长了农民的志气。在群众运动的威力下,地主们只好拿出了全部土地。

6月底,启东县委在南阳村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加速土改、平分土地的要求。会后,县委派出以县委民运部部长郁谦为队长的土改工作队,赴永阳乡进行分田试点。分田,一般以村为单位。开始时根据华中局“力求其平”的指示,采取了“中间不动两头平”的办法,即中农的土地不动,地主、富农的土地与贫雇农平均分配。至7月中旬,内战趋势日益加剧。为了加快土改进程,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全县土地分配的办法遂改为“一律拉平”,即一律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8月中旬,“苏中战役”接近尾声,主力部队即将北移,启东县委根据上级指示,要求突击分田,“力求其快”,“越快越好”,以抢在战争到来之前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农民在分得的土地上收获当年的秋熟粮食、棉花。土改遂进入“快速分田”阶段。

“力求其平”、“力求其快”,适应了广大贫苦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因而运动迅速开展。在很短的时间内,有80%以上的贫雇农投入了分田运动。

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到8月底分田基本结束。启东数十万农民投入了运动。南部地区平均每人分得土地2亩左右,地多的沿海地区平均每人分得田4亩左右,人多地少的通东地区每人1.5亩左右。在分田中搜出的地主田契,全部当众烧毁。翻身农民围在熊熊的大火旁,扭起欢乐的秧歌,唱起翻身小调,庆祝斗争的胜利。贫苦农民含着热泪,双手抓起一把把黑油油的泥土,连声说:“老土地啊,你是我祖祖辈辈的命根子,今天终于回到家了!”

翻天覆地的“五四”土改,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第一次成了土地的主人,与共产党结下了更深的血肉关系,从而极大地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革命战争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