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启东赫然上榜
时间:2009-09-08 A+   A- 举报

60个“启东第一”(23)

□史实

1991年,启东在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名列第46位。1991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1亿元、第一产业产值9.0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6元。

199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9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78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40亿元。根据小康标准,启东和江阴、昆山等80个县(市)一起,成为全国首批小康县(市)。

□回眸

“1992年7月,由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届评比结果揭晓:在全国2400多个县(市)中,我市名列46位。这个喜讯传到启东,全市人民都倍感振奋和自豪!”市统计局副局长耿松林告诉记者。

“当时评比的依据是1991年的12项指标,涉及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卫生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农村经济纯收入、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劳均创造农村社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劳动力平均农业机械总动力、每百万人口中中学生人数……”翻开《统计年鉴》,耿松林介绍,当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86元,每百万人中中学在校人数12.48万人,每百万人拥有乡卫生技术人员 2676人。 “启东交出的答卷,足以在百强中占有一席之地。”耿松林满脸自豪。

“当时在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南通共占了5个席位,南通县是41位,启东紧随其后。”市发改委总工程师李洪斌说,百强县(市)代表当时中国农村发展的最高水平。启东在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光荣上榜后,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前来投资的客商络绎不绝。

耿松林告诉记者,1993年,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试行小康标准统计的报告》,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当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78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40亿元。 根据标准,1993年,启东和江阴、昆山等80个县(市)一起,成为全国首批小康县(市)。

□链接

从2000年至今,我市已连续九届获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其中第六届位居65位,第七届位居56位,第八届位居32位,第九届位居31位。

近年来,我市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市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已全面达到了省定小康标准,先后获得了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等荣誉称号。2008年,我市还雄居“2008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2位。        本报记者  蔡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