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渔轮“启东制造”
时间:2009-08-25 A+   A- 举报

60个“启东第一”(17)    

□史实

1987年底,经江苏省船舶公司“引线”, 启东渔轮厂签下了为香港三联公司建造800马力尾滑道渔轮的合同。经过2年多的精心制造,1990年3月30日,“远方801号”渔轮下水。当年10月26日,渔轮正式交付使用。这是我省第一次为大陆以外的客户制造渔轮。

□访谈

70岁的沈征云是启东渔轮厂建厂时的第一批工人。他从学徒做起,1980年担任厂长,见证了启东渔轮厂的兴衰。

“当时的启东渔轮厂是国营企业。1982年前主要建造木制船、水泥船,销往连云港、淮阴等地。”沈征云回忆说,1982年,渔轮厂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那一年,渔轮厂开始试造钢制小渔轮。经过一段时间后,安全、方便的钢制小渔轮得到了渔民们的推崇。“1982年到1990年,渔轮厂实现了大发展。当时,我们生产的渔轮在全省占到了六成多,渔轮厂还多次获得国家渔业部和农业部的优质奖章。”

1987年底,经过江苏省船舶公司牵线搭桥,香港三联公司来到启东渔轮厂进行考察。经过多方论证,启东渔船完全具备了制造800马力尾滑道渔轮的条件。在较短的时间里,双方完成了洽谈、协议签订、施工设计等。

“远方801号”是启东渔轮厂建厂以来制造的最大一艘渔轮,总长40米,形宽7.2米,吃水深度3.2米,满载排水量220吨左右。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打响启东渔轮厂的品牌,工人们顶烈日,冒风雨,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到处是锤声叮当、焊花飞舞的繁忙生产景象。大家干劲十足,抱定一个目标: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为启东渔轮厂争光。

1990年3月30日,“远方801号”下水,渔轮厂举行了隆重的下水仪式。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场面甚是壮观,连附近的乡邻也都扶老携幼来看热闹。沈征云说,后来,启东渔轮厂又接连为香港三联公司制造了4艘货轮,均获得了船东方的好评。

□链接

我市的船舶修造业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的制造经验,也培育了一大批的技术工人。近年来,在开发沿江沿海岸线的基础上,我市沿江船舶工业带迅猛发展,已有20多个船舶修造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落户,总投资超过300亿元。2005年以来,我市沿江船舶工业带已建造和成功交付化学品船、海工装备等各类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50多艘,主要销往新加坡、荷兰、德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本报记者  蔡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