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资”开启开放大门
时间:2009-08-21 A+   A- 举报

60个“启东第一”(15)   

□史实

1985年,南通易利时装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市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由南通市中联公司和香港好利安企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注册资本7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7万美元。

随着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建立,我市掀起了一股中外合资热,为我市对外开放工作打开了一扇大门。在1985年至1992年期间,我市中外合资(作)企业达到92家,总投资5157万美元,注册资本3845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61万美元。此后,我市中外合资(作)企业的发展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回眸

几经查找,记者确证南通易利时装有限公司已不存在。但同时,记者掌握了几家早期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南通益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中外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吸引不少企业争着去找‘合资’对象。”南通益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协平笑着说:“如果没有当年的合资,也就不会有益庚的今天。”上世纪90年代初,益庚公司跟美国鹰体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其中美方投资5万美元,占股33%。

攀上了美国“亲戚”, 益庚公司的视野拓宽了不少。国际最新的体育用品资讯、最潮流的体育用品样式……源源不断的从美国传递过来。十多年的时间里,益庚公司的产品增加到数百种,远销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

“吸引外商来我国直接投资 ,创办中外合资企业 ,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市外经贸局局长朱小东认为,中外合资企业优惠的招商政策 ,良好的投资环境 ,使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来启投资办厂。同时 , 外商带来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营销观念、国外市场,更为启东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朱小东介绍说,1993年至2002年期间,我市中外合资(作)企业达到457家,总投资51989万美元。其中涌现出一批中外合资企业的成功典型,如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南通迪皮茜电子有限公司、江苏好收成韦恩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等,为启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中外合资企业蓬勃发展的十多年间,全市外贸出口额成倍增长。据市外经贸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外贸出口商品总额1988年达到250万美元,1989年达到421万美元,1993年达到906万美元,2001年首次超过1亿美元。

2002年,我市迎来了新的外商投资热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外商资本对启投资,独资首次超过了合资。随后几年,我市外商投资企业转为主要以外商独资形式进行投资,中外合资(作)形式逐步减少。2003年至今,全市外商独资企业达到471家,总投资50多亿美元。朱小东认为,“中外合资”有力地促进了启东经济的快速增长。        本报记者  戴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