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料记载,1938年3月17日,日寇占领南通港后,向通、崇、海、启扫荡。那年3月26日,启东县长兼县常备大队长张立瀛未听到枪响就带着物资和大部分人马从海上逃走。第二天,40多个鬼子占领了县城汇龙镇。为了不当亡国奴,当日,顾南洲、费一夫、周儒谦、杨佐渊等聚在三余村(今汇龙镇庆余村)俞汉昌宅上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了抗日义勇军。
7月31日,记者来到庆余村追寻抗日义勇军的足迹。抗日义勇军的壮举,催动了民族的警醒和奋进。那次秘密的会议已无人知晓,但无数抗日的故事仍在流传。
“4月5日下午,90多个鬼子骑着自行车和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地第二次占领汇龙镇。当晚,抗日义勇军联合启东常备队余部、崇明常备队一个连及陆洲舫的护航游击队等地方武装,分头包围敌人,展开了激战,鬼子宿营地血流满地。这是南通地区地方部队和游击队抗击鬼子的第一仗,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陆锦涛向记者证实,“那年4月15日,日军再次撤出汇龙镇,抗日义勇军和游击队再度联合伏击日军,让日军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令人痛惜的是,第二年1月9日,国民党江苏省保安五旅张能忍扣留抗日义勇军总指挥费一夫,1月11日清晨将其杀害。”
“河东有个沈志冲,河西有个蒋志忠”。庆余村村民蒋志豪自豪地回忆了其兄蒋志忠参加抗日斗争的片断。那时众多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才十几岁的蒋志忠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鬼子在三余村镇北数里的南阳村镇东北市梢设了据点,驻守着12个日军和一队伪军。凶残的鬼子听到举报谁抗日就抓谁杀头,为首的军曹三天不杀人眼睛就会发红。一次东洋刀砍下去,滚落的人头张嘴死死咬住一棵草,收尸时竟连草一起拔出。为打击鬼子的嚣张气焰,游击队组织了一次暗杀行动。蒋志忠和一个队友提着汰篮佯装上镇,乘独自上街买菜的鬼子不注意,拿出匕首予以袭击,经过一番搏斗,将鬼子杀死在肉台前。此后,鬼子明显收敛了许多,蒋志忠也有了“杀人大王”的称号。
那时鬼子的军需物资主要通过船运。蒋志忠和沈志冲等参加了有名的三余村伏击战,拦截鬼子运往汇龙镇的粮食。军需难以保障,严重动摇了鬼子的军心。在兄长过世后重提往事,蒋志豪还记得后来母亲嗔怪哥哥不要命,“赤手空拳和真刀真枪的东洋人拼命”。而正是无数爱国志士甘愿为国牺牲效命疆场,才把鬼子赶回了老家。 本报记者 黄 淼 实习生 邢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