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1949年初,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千千万万热血儿女抛家离乡,奔向战场。时任村干部的父亲带头报名支前。临别那天早晨,他向母亲告别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眼泪像断线的珍珠,顺着抖动的脸颊滚落下来,好久才挤出了三个字:“我走了”。然后他毅然地转过身,消失在晨曦之中。
1959年秋,已有8个孩子的父亲带领全乡民工疏浚蒿港大河。连日暴雨,上游河水猛涨,河坝已被冲开多处缺口。万一冲塌,十几万民工多日的辛苦将功亏一溃。河南的县指挥部派时任县广播站站长薛允方浮水过河,向河北的民工传达冒雨拖修泥坝的命令,不料被漩涡激流冲走牺牲。在这刻不容缓之际,父亲请求:“让我来试试吧。”这是他又一次以生命为赌注的壮举,这是新中国好儿女的誓言!下水前,他两眶湿润,拉过黄乡长的衣襟,低声说:“如果有万一,请照顾好我的一家老小。”
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炮火纷飞的日子里,父亲收到了在部队服役的儿子出征前的家信:部队有紧急任务,如有不测,请二老保重……”,已过花甲之年的父亲预感到可能晚年丧子的酸楚,毅然向部队原驻地写了回信:“打下江山,需要流血。保卫边疆,需要献身,自古忠孝两难全。望你英勇杀敌,盼你平安回家……”写着写着,眼泪情不自禁地掉在信纸上。
父亲的三次流泪,深藏着爱国之心,饱含着亲人之情。我们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的幼辈永远不要忘记先辈们为国捐躯,为国献身的崇高意境。我们要深深懂得:只有国家安宁,才有百姓太平;只有国家富强,才有自家安康。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甚至牺牲。 □启东市烟草专卖局 朱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