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父辈的旗帜》让我很感慨,它让我重温了父辈们走过的人生道路,也让我想起了和父亲有关的许多往事。
记得小时候,大家的生活都很清贫,当时父亲开着一间裁缝铺,收入还算不错,家里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父亲的钱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经常资助给了生活艰难的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为此父亲落了母亲的不少埋怨。父亲总是憨憨一笑,依旧我行我素。后来,哥哥的眼睛突然因病失明,正是这些邻居们解救了我家的困境。
当哥哥在省城学会盲人推拿之后,父亲投入了许多精力,东奔西跑,帮我哥找地方批执照办理各种手续。那时,父亲在国营的五交公司工作,正是事业的巅峰时期,父亲却打了辞职报告主动退了下来。父亲说,心里牵挂着家里的事情,上班总是溜号,虽然领导和同事们能体谅,自己却过意不去。在父亲呕心沥血的付出和哥哥的努力之下,哥哥的事业步入了正轨,并且蓬勃发展。父亲让我体会到了对工作、对家庭应该具备的责任感。
家里多年的债务尚未偿清,父亲就拿出许多钱资助贫困学生和残疾人。在资助过程中,我们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有个别资助对象当我家是“储蓄罐”,予取予求,提出了很多非分的要求。我们为此生气烦恼。可父亲说,吃亏是福,如果别人自己能解决自然也不好意思张口求人,帮助他人就是要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去考虑“值不值”,只要有人需要那就拉他一把,那样会使双方都受益。
当我在生活中、工作上遇到一些想不通的问题时,我喜欢回家去和父亲唠嗑。父亲平时爱读报、看新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能够面对现实接受新鲜事物,经常会给我许多中肯的意见。父亲还经常跟我们说:做人做事要学会能屈能伸,不要太钻牛角尖,既不要盲从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得饶人处且饶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在那年代,父亲曾经被自己很信赖的一个朋友诬告为“反革命”,被押解到农场里劳动改造了好几个月。那是一段很苦的日子,身体上的磨难还是其次的,最让父亲难受的是他因此而受到的心灵创伤,几乎动摇了他对人生、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但父亲挺了过来,原谅了那个诬告他的人,父亲在苦难中学会了更加辩证地看待问题,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
父亲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他这一辈的人经历了激扬振奋的建国时期,也经历了穷厄窘迫的三年灾害;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十年文革,也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父辈们的宝贵品格在人世沧桑中愈加闪亮,成为了一面鲜明的旗帜,指引着后辈们的人生方向。 ◇ 林 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