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我的生命
时间:2009-06-10 A+   A- 举报

前些日子,柳云龙编剧、导演并主演的《听风》、《看风》、《捕风》三部曲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柳云龙主演的安副院长、钱之江,以那坚定的信念、沉稳的个性、非凡的智慧、顽强的精神,以及围绕密码与敌人斗智斗勇、反复较量并取得卓越功勋的事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一幕幕英雄们的战斗场面,我不由得想起我在军中的战斗岁月。

1951年2月,我被分配到22军政治部从事机要工作。以后,我先后在浙江军区政治部、浙江省政府机要室、中共浙江省委机要处、浙江军区司令部机要处、成都军区司令部机要处等单位从事机要工作。在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我的工作性质一直没变,就是译电工作。这项工作性质特殊,虽然一直在总部大机关,周围没有隆隆的炮声,没有战斗的硝烟,没有激烈的厮杀,也很少有流血牺牲,但这里同样是战场,有斗智斗勇的较量,有你死我活的残酷。

作为一个合格的机要员,首先要有超越常人的记忆能力。一般来说,每份密码本都有上万个以上的字符,且没有任何规律性、逻辑性可寻。为了提高译电速度,译电员必须一字不差地把密码本全部背出。设置密码与破译密码,是敌我双方较量的战场之一。防止敌方破译我方密码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地变换密码。所以,译电员就必须不断地背出新的密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背,译电员的这一项基本功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

译电员的工作虽然寂寞又枯燥,但也充满着革命的光荣和乐趣。一组组无意义的字符在我的手中变成了有意义的情报,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记得那是在1954年10月,我军发起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这是我军第一次实行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一份份密电来往于北京总参谋部与浙江军区司令部之间,来往于各兵种、各部队之间。时任机要员的我,担任着译电的重任。从战役准备到打响到胜利,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吃住在工作室,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中央一份份决策指令通过我的手传至前线,前线的一份份捷报也经过我的手飞往北京。当通过无线电波得知我军登陆艇顺利登上滩头阵地,登陆部队迅速占领全岛,用火焰喷射器肃清坑道内的残敌,战役取得彻底胜利的消息时,大家把酒庆贺,司令部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我作为传送这胜利消息的第一人,也感到无尚的光荣。

在机要员这个岗位上,我先后参加了多次战役,多次受到立功、嘉奖等表彰。这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始终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是那么清晰,一切历历在目;回忆起来,依然是那么激动,感情难以抑制。我想念我的首长,想念朝夕相处的战友,珍视那么一种革命的情谊。密码,虽然已经离我现在的生活很远很远,但是,我总觉得它仍然存在于我的生命之中,它已化作一个个激越的音符,在我的血脉中不断奏响着英雄主义乐章。      ◇ 施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