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祖辉口述 茅祖平整理
今年农历十一月初二,是我妻子六十大寿。儿子儿媳不顾我们的反对,执意操办起祝寿事宜。那天一共十多桌酒水,由厨师上门提供“一条龙”服务,我老两口变成了“贵宾”。看着亲戚朋友拿着礼品、礼炮,大包小包地拎进来时,我陷入了沉思。
我和妻子在爷爷留下来的两间破房子里结的婚。生产队人多地少,收入低,婚后的生活拮据得很。记得结婚第二年,扣除粮食柴草,我只拿到了2块4角钱过年。
结婚第二年,我们偏偏生了个儿子。孩子上学后学校老师都说我的孩子成绩好,有培养前途。我是个地道的文盲,人家都叫我奶名“小康”。1978年,妻子先后得了胆结石、盲肠炎,在七八年里相继动了两次手术,平日药片勿脱。家里条件再艰苦,我小康也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让孩子失学,终于把孩子拉扯到大学毕业,自己却没在了债海里。
1998年,孩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20多岁的小伙子,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就我这两间破房子,谁家姑娘肯嫁进来。1999年,我硬着头皮,再度钻进债园里,翻建楼房。当时邻居都很惊奇:茅小康也要造楼房?!实在不可思议。
新世纪元年的一天,转机来了!学建筑的孩子,在一只14寸黑白电视机里看到了一则广告:一位苏州老总要招收预算员。孩子立马记下联系电话,打到对方,对方当即拍板,叫我孩子马上上班。2001年,经人介绍,我儿子与一位年轻女教师结了婚。
儿子在外几年“滚”下来,凭自己的表现和能力,老总看得起,薪水年年增。我们的好儿媳,用她自己的钱,为我还清了债,使我无债一身轻。平日提篮买菜,总是由她当心。去年上半年,一辆煞白锃亮的26寸自行车,突然闯进我的家,这是儿媳为我买的。不久,他们自己也在市区里买好100多平方米的套间,准备让我的孙子去城里上学。这几年,我老两口在自己4亩多责任田上,收入逐年增多,包括政府补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金在内,一年下来也有万把元收入。
如今儿子儿媳为娘祝寿,我的高兴劲甭提了。中午爆竹声声震天响,晚上焰火朵朵开满天。看着红红绿绿的焰火,听着亲朋好友的说笑声,我万万没想到,自己也能有这样风风光光的一天。我茅小康真的“小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