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同样
时间:2008-12-11 A+   A- 举报

寒风乍起,妻子不批准儿子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溜冰的请求,小家伙无奈地噘着嘴独自翻弄起那几筐玩具。看着委屈的孩子,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儿童时代。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小队里差不多年龄的孩子有二三十个,伙起道来可热闹呢。小时作业不多,三下五除二做好了就跑到社场上,亲兵捉强盗、摸瞎子、猫儿捉老鼠、推篮箍等,道具简单的游戏不下二三十种,常常疯到天色近黑大人叫了才各自散去。

也有恶作剧的时候。记得上学放学没有家长接送。放学时排着路队回家,路上很少看到汽车,偶尔有几辆破旧自行车慢腾腾地路过。因为乡下的自行车大多没刹车,骑车的人神情紧张,边扳铃边不停地叫“小心小心”。一次我和同班的沈辉用担绳横放在路上,一人拿一头把一对骑车的情侣给绊倒了。那对情侣那个羞恼呵,我吓得心头乱跳,躲在哄笑的伙伴身后,等他们骑车走远后才慢慢平静下来。

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自己将要步入不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身上已经没有童年时的天真,童年梦想的彩虹在奔忙于陌生的城市间化为了生活的责任。儿子已然忘记刚受的委屈,沉浸在宏大的“立交桥”建设工程中,桥上桥下摆着他的车队。儿子有着自己的世界,从物质的丰富到见识的广博,是我们的童年无法相比的。儿子拥有精巧的玩具、精美的图书、好看的动画片,去过科技城、游乐园、海底世界,而我童年的快乐却更多地来自在大自然中的撒野,捉萤火虫和捞鱼摸蟹的历史。

父子两代的童年还有着不同样的内容:儿子会为自己的陀螺系列缺少一个升级版的新品而苦闷,会动着心思快速做完作业下楼去玩,而我的童年则为怎样让胸前的那个补丁不让人注意,为用什么去和邻居交换那支链子枪而烦恼。儿子也会有虚荣心,如在小朋友中展示我从外地买的新玩具,在一片羡慕声中激动得喋喋不休。而我们的童年时代,哪个小朋友家吃了米饭后会故意在嘴角粘上一粒米,趾高气扬地一路走到学校,以引来更多同学的羡慕;哪个小朋友穿了一件新做的草绿色军装,那更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儿子无疑是快乐和幸福的,和我的童年相比,虽是一样的快乐,形式却是那样的不同。     ◇艾 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