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饭香喷喷
时间:2008-12-09 A+   A- 举报

◇ 本 白     

在30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启东百姓的吃粮是种啥吃啥,餐桌上不是玉米饭,就是麦粞饭,吃大米饭是可想而不可即的奢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启动了市场经济,粮食放开,苏北产米地区的个体粮商,用水泥小船载着大米纷纷进入启东腹地,停靠于集镇、小店、路口岸下。但当时百姓买米无钱,只能用玉米、麦等杂粮兑换。而杂粮兑米超过对折,全部兑米,粮不够吃。因此只能以少量杂粮兑些粘性差、硬性、口感不好的杂交籼米,为的是图其涨性好、杂粮折扣小些。即使如此,百姓也为玉米、麦饭中有了米的影子而感到从未有过的欣慰。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百姓的钱袋子不断鼓起来了,衣食无忧,吃粮便扭转了乾坤,“吃的不种,种的不吃”,生产的杂粮全部出售,吃饭全部买米,家家户户与玉米、麦饭永远告别,常年都吃香喷喷的大米饭。

进入新世纪后,启东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与时俱进,不再满足于吃质量差强人意的大米,而净挑粘性好、柔软、可口、吃进肚子舒服的白米(粳米)买,籼米之类无人问津,悄然退出市场。

近年来,进入小康社会的启东人,对吃米的要求更高了,买米无不选择最优质的名牌白米;若有当年的新白米上市了,就决不买陈白米,餐桌上香喷喷、亮晶晶的新白米饭质量达到了顶级,让人感受到了小康生活的无限愉悦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