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种田发家史
时间:2008-12-05 A+   A- 举报

◇王成礼    

 80年代初期,我有两个孩子上学,家庭不但没有积蓄,就是日常生活也过得紧巴巴。

1984年暑期,村里新办了一个铝材厂,于是我托人想进去做工挣点活钱。但开后门也没用,招工简章规定:每人集资2000元方可进厂。2000元,对当时的我来说 ,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东拼西凑, 钱是凑齐了 ,可我三天饮食无味,下决心要发家致富。

那年年底,我订阅了《江苏农业科技报》、《农村实用新技术》、《农村百事通》等报刊。1985年3月,在《江苏农业科技报》上看到一篇“你想致富吗?请种草莓”的报道,读后深受启发。当月我寄出40元钱从镇江农科所引进了40棵“宝交早生”草莓母株。 经过6个月的精心培管,到10月份时,已繁殖到5000多棵草莓小苗,栽植在自家的9分多地上。第二年5月,草莓成熟,鲜果拿到市场出奇的好销,最后一拍账,收益1800多元。那一年,我家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添置了1台17寸黑白电视机和1台洗衣机。

我种植草莓获得成功,成了当地一大新闻,也激发了周边群众的种植热情。在我的带动下,现在,我们村草莓的种植面积有700亩之多,年收入都在200万元左右。我们村也成为全市有名的“草莓村”,多次被《江苏农业科技报》、《南通日报》、南通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作为致富典型来报道。

种植草莓让我尝到了甜头,我发家致富的步子也越跨越大,致富项目不断更新。1988年,我搞上了食用菌生产,当年一举收入1万多元,成了村里屈指可数的“万元户”。1990年,我家终于盖上了一幢二层小楼房。

 1992年年底,我从新闻媒体上获悉,启东要搞百万银杏工程,我认为这可是一个致富信息。于是,我从市林果站购了35斤银杏种子进行育苗。1996年,培育出的7000多株嫁接苗成功出售,稳赚了2.5万元。第二年,小儿子结婚时,我家又盖上了一幢300多平方米的小洋房。

如今,我又开始种植枇杷和无花果,年收入万把元不在话下。作为近70岁的农村老人来说,现在的我呀,电磁炉、微波炉、冰箱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冷热有空调,洗澡有浴室,外出有电动自行车,平时想吃啥就买啥,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