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饭”难
时间:2008-12-03 A+   A- 举报

□ 秦贤堂    

世上难事千万件,几人说过“盛饭”难?且别笑,我有事实依据哩。

外孙一直在我家生活,一上高中就给我出了一道“盛饭”的难题。就说晚饭吧,从放学到进教室上晚自习只有半个小时。什么时候给他“盛饭”得精确计算,盛早了要凉,盛晚了嫌烫。盛饭还必须根据气温变化与时俱进。若稍有误差,他宁愿吃不饱也要走。你说,“盛饭”难不难?

外孙没有发生吃饭难,得益于我有着许多“盛饭”的经验教训。

我年轻时,一家8口,正好一桌。我是老大,“盛饭”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落到我的肩上。三年困难时期,一升玉米粞烧一锅粥,“盛饭”可难啦。父母田间劳动,该多吃点;我正在青春时期,也该多盛些;弟弟妹妹长身体,也该多分配点。可“僧多粥少”,盛了不能再添,弟妹眼睛盯着,看我是否偏心。我虽然从不“以权谋私”,但是还发生过几次小矛盾。你看,“盛饭”容易吗?

转眼间,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饿肚子早已成为历史,但吃大米依然是个难题。逢年过节分配到几斤大米,家里只有谁身体不好才可以开“小灶”,或者贵客来了才动用。一次,多 年不见的大姨来我家,母亲烧了“和米玉米粞饭”——上面是玉米粞饭,下面是米饭。“盛饭”时,我“着底”搅拌,弟妹皆大欢喜,惟有母亲不悦。事后,悄悄叮嘱我:“上面玉米粞多的自己吃,米饭要待客。”我真想不到,“盛饭”也有这么大的“学问”。

八十年代中期,我早已成家立业,家小也迁到城里。凭着“红本本”,我家告别了杂粮。两年后,乡下舅子来了,妻子烧好大米饭。客人还未吃完,我就抢过饭碗给他盛饭。他连说“饱了饱了”,我估计他客气。盛多少好呢?盛半碗显得我小气;盛一碗又怕浪费。想来想去还是盛了满满一碗,谁知竟“原封不动”。妻子直埋怨:“盛这么多,你以为乡下还吃杂粮?”

“越白相越懒,越吃越馋”,这话不假。还说吃饭吧!不用说籼米不吃,就是粳米,也挑三拣四总说不好吃。“山重水复”时,“忆苦思甜”使我“柳暗花明”。我觅来2斤麦粞,抓几把和在米饭里。本想给放学回家的外孙一个惊喜,谁知他见了皱着眉头怎么也不肯吃。我只好到锅里东寻西找,凑满一碗纯米饭才算过了关。
你说,“盛饭”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