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变化
时间:2008-12-02 A+   A- 举报

◇ 龚金松    

掐指算来,我在中医院工作已经有10多年了。这10多年来,我经历了这个医院的种种变化。窥一斑见全貌,中医院小小的变化则反映出了整个启东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变化。

1996年6月,当我第一天来到中医院报到时,医院只有两栋楼房,道路还都是用砖铺成的。狭窄的病房里夹杂着各种气味,让人 感到很难闻。里面的设施很简陋。病区科室简单的分为内科与外科, 医院的各种仪器极其普通,只有当时还算先进的黑白B超、心电图等。对于来院病人来讲,如果遇到疑难的病情,在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时只得往南通、上海等一些大医院跑。既浪费了许多精力,又耽误了治病的最佳时机。每每遇到这种事,我听到的是这样的叹息:“如果有一天能在家门中做检查,不出启东能看疑难病症多好啊!”。 

进入2000年后,医院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有了飞速的发展。新的病房大楼的建成,医技楼、制剂楼的相继启用,使医院的硬环境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科室的设置也较为完善起来,临床的一级科室增加到了15个,基本能覆盖到各类病种。在医疗仪器方面,拥有了先进的彩超、CR摄片、CT、磁共振、高压氧等一大批大型精密仪器。来院就诊的病人数量成倍的往上翻。

从2006年起,中医院制定了积极拓展外向联系,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治疗环境的总体目标。先后与上海多家知名医院建立了医疗合作协议,定期邀请上海、北京、南通等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为病人会诊,必要时通过网上视频进行网上同步会诊,使医院的医疗水平做到了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同步。现在我常听到的是“现在启东本地医院的各方面环境真是很不错,我俚就是到上海、南京等大医院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