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 袜”
时间:2008-11-24 A+   A- 举报

◇ 市新闻信息中心  黄  淼    

母亲的箱底有一双尼龙提花袜,那是30多年前母亲出差到上海提心电图仪时买的。虽然早已不穿,可母亲依然珍藏着它,因为那里浓缩着生活的变迁。

母亲的第一双洋袜是结婚那年父亲从北京带回来的。当时人们穿的多是自制的纱袜。自己纺的纱,自家染好色,摇在筒管上,请挑着摇车跑乡的师傅加工成袜子。袜底儿磨破了再纳一层布还能穿一阵。那双尼龙袜父亲花了1.50元,比母亲一天的工资还多。母亲虽着实心疼了一番,但想必那份甜蜜至今仍在心头,不然就不会清楚地记得那袜子的颜色和花样。

上世纪70年代,我们兄妹仨跟着父母支援三线建设进四川。上有高堂,下有儿女,父母加起来不满90元的工资得精打细算地花。一双袜子哥哥穿嫌小了我穿,没法补了才扔掉,只有过年的新装里才会出现漂亮的新尼龙袜子。而上海的袜子因质量好、花样多、颜色艳、价钱低,特别受欢迎。

1979年8月,国家批准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80年代初,国家七机部在深圳设办事处,一个同学的家搬到了深圳。正上高中的我收到同学来信说她那里的袜子薄得跟纸一样,穿一次就扔掉,这让我觉得不可想象。直到后来地处内陆的我们也穿上了丝袜才相信同学没有吹牛,可那袜子还是宝贝一样小心地穿着,生怕挂到哪儿抽丝坏掉。

大学毕业重回故乡,亲见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小小的袜子品种功能也不断翻新。风光了半个世纪的尼龙丝袜淡出了江湖,天鹅绒丝袜、丝光棉袜、麻纱袜、羊毛袜、绢丝袜、蚕丝水晶袜争奇斗艳,网状立体编织防勾设计、雕空设计、真跟设计、收腹提殿裤袜设计、五趾型设计,还有果香型、驱蚊型、保健型不断出新,让人眼花缭乱。袜子虽小,却似一滴水能折射七彩阳光,它伴着百姓一步步走上了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