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峰
说起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家里交通工具的“改朝换代”了。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一辆28寸的“永久”牌自行车。那时候的“永久”牌很吃香,在八十年代的自行车牌子中,简直可以和现在的“别克”“丰田”媲美了。不过是二手的,已经很老很老了,花了5块钱从别人那里淘来的。
每天妈妈骑着那辆生锈的“永久”回来,大老远就能听见“吱嘎吱嘎”的声音,我们常戏谑地称“老火车”进站了。
九十年代初,“老火车”终于光荣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辆崭新的26寸“凤凰”牌女式自行车。每次爸爸、妈妈和我都抢着去骑,骑上新车的感觉特别好。
慢慢地,我们发现街上的摩托车悄然增多了。1994年的时候,赶时髦的爸爸咬咬牙,花了5000元钱买了辆“重庆80”,当时那可是一辆人人羡慕的名车。不记得有多少次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兜风,骑着这辆车几乎跑遍了整个启东。我们家也终于由人力车时代一下子跨入了机动车时代。
转眼间进入了21世纪。2002年8月,我拿到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考虑到妈妈的自行车稍嫌落伍,我用工资给她买了辆红色的小电瓶车。因为我觉得电瓶车既省油钱又环保,而且也属于时新产品,家人称之为“红色法拉利”。
2006年,家里慢慢宽裕了,看见周围很多人都由“二轮”升级为“四轮”,爸爸的心思又活泛了。拿到驾照的第二天他就从南通买回了辆本田飞度,我们家终于有了第一辆漂亮实用的私家车。有了“四轮”后,感觉方便多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许多,去大都市上海也就二三个小时,用爸爸的话说“一开车,感觉心态好了,人也越活越精神了!”
最近,爸爸正“筹划”着和一帮“驴友”一起自驾全国游呢。比较郁闷的是,时至今日我仍然骑着当年的那辆“老80”“狂飚”在大街小巷,“啥年代了,还开这种破车,赶快更新换代!”每每向爸爸抱怨时,爸爸总会笑着说:“没事,等再过几年,手头有钱了咱换辆本田雅阁,这辆飞度就归你们小夫妻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