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慕松
“受到雨露就发芽,照到阳光即开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酥润了国人心田。我终于摆脱了“反右”、“文革”期间造成的重重心理压抑,如鱼得水,似坐春风,开始在广袤而深邃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领域里驰骋起来。
80年代初,《名家笔下的教师形象》一文在国家教委主办的刊物《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在启东中学语文教学界突破了零的记录,引起了巨大反响,被人誉为“出土文物”。嗣后,先后在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大、广州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师大、哈尔滨师大、河南大学、安徽师大、广西师大等高等院校学报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多篇。其中,长达5000字的《论叶圣陶的语言教学》一文,相继被6家学报转载,名噪一时,全国多家学会、协会纷纷发来入会邀请。90年代初,被评为学者型中学高级教师,江苏一家内刊当作“熊猫”作了专文介绍。
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了著书立说,先后公开出版《诗教花絮》、《家教掇英》、《尊师风范》、《金钥匙》、《新编儿童诗苑》、《引车集》(退休前的散篇集子),以及非正式出版物《牙牙集》(1961~2003年间创作的60余首诗词)。其中《诗教花絮》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全国第五届图书评选奖提名奖,国家图书馆收藏5册。2002年5月《牙牙集》中3首颂咏毛泽东的格律诗入选《毛泽东颂诗大典》(由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除外,还参与了一些其他活动。1992年、1994年先后两次应约带头撰文在《江苏教育报》上开展全省教育改革大讨论;1991年、1993年应邀参与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研讨会;2004年审读、考订省编中学语文教材(初中12册、高中10册),删除部分篇目、重写部分单元导读、修正课文提示、规范训练习题、纠正课文及其注释中的某些错讹,为全省中学语文教学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省教研室主任杨九俊来信中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1996年初退休至今已近13个年头,先后为启东日报社、市新闻信息中心、市政协、市交通局、市供电局等单位出版的报纸、史志做文字考订工作,受到了社会的敬重。
学习成了我的第一生命。虽然年逾古稀,却仍“不知老之将至”。近十多年来,一仍其旧,坚持订阅《文学评论》、《中华诗词》,购阅国学大师的煌煌讲稿。工作之余,写点学习心得体会,申述自己的某种观点,一篇近万字的学术论文《中国诗歌体式流变之轨迹》即将完稿。
不揣冒昧,贻笑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