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下人到城里人
时间:2008-11-14 A+   A- 举报

陈洪新 口述  黄 淼 整理     

正当盛年的我亲历了改革开放30年,也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回首30年,每个十年里都有一个拐点刻骨铭心,每个转折都与“城里城外”密切相关。

1982年,我从东海中学毕业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升学是像我这样的农家孩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那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一句“不好好念书,户口就不能进城,吃不上商品粮。”可我终于还是让父母失望,以数分之差名落孙山。弟弟还在念书,我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选择拜师学艺当了一名木匠。跟着建筑铁军走南闯北,我长了不少见识,学了不少东西。那期间还很单纯地喜欢过一个城里女孩,却因为自己的农村户口而放弃了这段感情,和一个善良纯朴的农村姑娘成了家。

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表哥下海在市区办起了一家电脑公司,我也转行跟着表哥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进城成为上班一族。面对陌生的行业我没有退缩,而是从一个个生僻的英语单词背起,从计算机基本原理学起,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生逢盛世,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两年后,迁往北京进驻中关村,业务从销售转向研发。从学编程开始,到现在成功开发面向大学微电子、自动化、通信等专业的实验平台、网络远程超声测量系统等产品。当年我做梦也没想到从未进过大学校门的我,竟然站在了大学讲坛上向教授们讲解我们的产品。

无独有偶。又是10年过去,2002年,我在市区紫薇二村买了一套新房。虽然此前已在乡下盖起了楼房,但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我和妻子商量还是决定在市里买房。也在这一年,我和孩子的户口迁进了城,我从进城打工者变成了城里人。妻子的户口留在了家里。这两年,我依然在京城打拼,妻子在家全心照顾孩子。妻子在电话里告诉我,政府实施了多项惠农政策,免除农业税,种油菜还有补贴,她和父母都领到了财政惠农的“一卡通”。说起来也真怪,过去羡慕城里人有个粮油供应证吃平价粮,现在还真羡慕乡下人有一亩三分地可以吃到无公害的绿色蔬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