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 陆红琴
吃完晚饭,全家先看央视《新闻联播》,然后女儿做作业,我和老公去跑步,这已成了家里的惯例。
宁静的花园小径,平坦宽阔的新区大道,散步的人们三三两两。在璀璨灯光或明月清风下,大家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
小时候,由于家在农村,童年的印象就是忙碌。农忙时节,学校会放忙假。这段时间父母一般都会凌晨4点就起床抢收,一直忙到晚上天黑才能回来。第二天继续忙碌。遇上打麦子,还得通宵达旦。尽管一年忙到头,父母的收入用来家庭开销经常是捉襟见肘。
如今,对大多数人来说,劳动已不再繁重。更多的人从农村跳了出来,每周工作变成了44小时,周末变成了“双休日”,端午、中秋变成了传统假日,每年还有多则近一个月的公休假。人们去旅游、练瑜伽、喝咖啡,换取的是轻松舒畅的身心愉悦。即便在农村,也很少见到干活“不要命”的人了。
生活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就是个寻找心情愉悦、身心健康的过程。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注重生活质量,我市“人均寿命”在不断攀高,市民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寻找着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在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充实。和谐在许多普通人的小康生活中快乐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