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第29届奥运会的最终金牌榜,欢欣鼓舞之余,总不免让人心生遗憾:假如号称“双保险”的奥运首金不丢,号称“梦之队”的中国射击队会更加出足风头;假如谭宗亮最后一枪打出10.2环以上,我们又将进账一块;假如“体操一姐”程菲看家动作发挥正常,体操平衡木的金牌笃定挂上这位中国女子体操领军人的胸前;假如周吕鑫最后一跳没有失误,我们将包揽八枚奥运跳水金牌;假如女子佩剑团体领先对手一剑,那么我们中国女剑客将会创造一举闯进决赛的最佳成绩……许许多多的“假如”,让我们祈望用善良的愿望去逼近完美。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当比赛的结果完全是由实力和排名决定时,我们对奥运会的欣赏兴致和“崇金”渴望肯定大大减弱,甚至情趣了无。
可以说,奥运会至少有一半的魅力是英雄失败留下的缺憾所带来的。而这缺憾往往留给我们种种猜想:假如这一个赛点抓住了,假如这一枪不出现致命失误,假如这一踢判给了一分,假如这一立地没有跨出一小步……一个个明星落寞的背影留给我们太多美丽的哀愁,扼腕痛惜之余,我们更愿意用猜想去无限地丰富奥运会的内涵。
我想起了希腊美神维纳斯。她的雕像在出土时,残损了一双手臂,然而正是这断了的手臂,激发起世人对这双手臂复原的种种猜想,部分的残缺让她赢得了整体的至尊至美。奥运会就如同这断臂的维纳斯,不仅是赛前存在着结果的多种可能性,更是赛后结果的缺憾激发了看客们的种种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缺憾让奥运会赢得了更大的魅力。 ◇袁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