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爱民主义之歌
时间:2008-06-17 A+   A- 举报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在召开的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就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全力抢救伤员,切实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5月13日晚,温家宝总理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强调“当前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救人”。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为抗震救灾召开第二次会议,强调抗震救灾工作“要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

5月16日,在救灾现场的胡锦涛总书记依然初衷不改,他说,现在虽然已经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但仍然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作为重中之重。

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时刻把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危记挂在心,与人民群众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抗震救灾的现场,人们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救人”;从中央到地震灾区各级领导反复强调的也是“救人”。于是,“救人”,成了压倒一切的大事,成了重中之重。无论是抢通道路,还是冒险空降,抑或是解放军指战员徒步翻山越岭强行军,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按照温总理的要求:“早到一秒,就多救一人。”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党爱人民,政府爱人民,子弟兵爱人民。我们分明听到各级政府共同奏响的一曲爱民主义的大合唱。

爱民主义,是不是有点儿陌生啊?是的,我们以前习惯于讲爱国主义,对爱民主义讲得似乎少了一点儿。是抗震救灾让我们从党和政府的行动中重新认识和感悟了爱民主义。今天,我们不妨就讲一讲爱民主义。因为,民是国之基,民是国之魂。没有民,哪来的国?民不存,国必亡。

其实,爱民与爱国是统一在一起的。爱国即是爱民,爱民即是爱国,只不过有时候角度有所不同罢了。从民众的角度,多想想爱国,时刻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放在心上。从政府和官员的角度,多想想人民,不忘“人民养育之恩”。政府高举爱民的旗帜,人民就会将祖国高高举过头顶。爱国主义和爱民主义就是这样和谐统一在一起的。

把爱民主义之歌唱得更响亮些吧!        ◇郭庆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