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只流浪的波斯猫,很瘦,很小。它温顺、可爱,我们对它宠爱有加。我们吃饭的时候,它也毫不客气地占据一角桌面,不失时机地用前爪勾去桌面上的鱼渣,甚至放肆到用前爪抢主人筷上的菜。
波斯猫在我家的精心呵护下,长大了,它身上的毛更加柔顺了。一双清澈的眼睛注视你的时候,让人想起天真无邪的童年。
一天中午,它在我家的院子里无聊地嬉戏,它用嘴不停地咬自己的尾巴,然而不停地转圈,突然停下来,冲向一棵树爬上去,又跳下来;跳下来,又爬上去。它似乎已经感到自己的攀爬力足够能上这棵八九米高的树了,竟义无反顾地“嗖嗖”一直爬上去,树梢晃动着,当它注视身后的大地时,它才感到地面离它是那么遥远。它迟疑了,然后伏在树上一动不动,它开始叫唤,一声又一声,到最后,它的叫唤让人觉得是哀求的,凄厉的。
它的嬉戏,也许是在锻炼自己的灵敏和捕捉能力吧。但它应验了人类的谚语,那就是上树(山)容易下树(山)难。它的叫唤惊动了我们全家。大家围着树,仰着脸,看着树梢上的波斯猫,设想着各种办法,驱使它安全、平稳、勇敢地从树上爬下来。
女儿转身从家里拿出刚煮好的鱼;妻子拿出了绳子;父亲拿出了梯子;我拿出了一根毛竹,靠在树丫上,希望它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从那棵树上爬下来,但都无济于事。后来,我们一起去揪住树摇动,迫使它跳下来。笔直的树突然像遭遇了一场人为的台风,突然“嘭”的一声,猫被重重地摔了下来,它爬起来,火速向屋里冲去,藏身在床底下。我们判断,它已伤得不轻。几星期后,它才开始略微动动身子。几个月后,它能走动了。但它不敢再靠近那棵树了,它以树为敌。
我在想,如果那天任凭猫儿在树梢叫唤,我们不去摇树,最终它会不会自己摸索着爬下来回到地上呢?最有可能是,它先是害怕,然后选择了行动,向下跨出了第一步,最终安全到达地面。它估计不会选择原地不动,永远让害怕包围自己,最终自然衰竭,像一片枯黄的落叶,过早地离开树的舞台,落向大地。是不是人类的某种爱,对猫或者对人类自己有时候反而会带来一种伤害呢? 黄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