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大吉!鼠年新春一步步走来。
生肖动物十二种,鼠占据子丑寅卯第一位,做了十二属相的“排头兵”。为何十二生肖鼠为先,人们编故事讲传说,解释这一文化景观,搜集起来可以装满一本书。
民间故事为生肖溯源,常见的情节是报名遴选、竞争上岗,鼠以投机取巧的方式,谋得第一,坐上了头把交椅。正如美国汉学家爱伯哈德《中国符号词典——隐藏在中国人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书中所复述的:“本来牛是要排在生肖之首的,但大家没注意到老鼠偷偷地伏在牛背上。因此,动物们排好队开始点数时,老鼠跳了下来,得到了第一名。”鼠狡黠,牛憨厚,故事虽系虚构,想像却也合理。讲牛之外,也有些传说借猫说鼠,不再那么相安无事。生肖的编制,无猫而有鼠。故事讲,当年选属相,鼠以不光彩的手段,将猫排挤出局,骗取了本该属于猫的位置。猫发誓世代吃鼠,成了鼠的天敌。
这类故事中的鼠形象,反映了生活中人们对于鼠类的态度。然而,这并不是关于子鼠传说的唯一模式。也有评功摆好的故事。哈尼族传说,远古先民靠采集为生,如何辨别哪些野果有毒,事关重大。后来,发现老鼠精明,从来不会选错食物。人们从鼠那里学会选择食物,认为鼠比人还聪明,在排十二生肖时,把鼠列在首位。
据流传于晋江地区的故事讲,唐三藏取经时,有一部甲子经藏在如来书库的角落,是一只鼠帮助把这部经书偷出来。唐三藏为了奖赏鼠,便封鼠为十二生肖之首。
夸实力,摆功劳,还有传说讲,当初选生肖,头轮过后,十三种动物跻身候选圈。名额限定十二位,淘汰哪一个?成了大难题。关键时刻,是鼠钻进大象鼻孔,用舍生忘死的拼搏,赶走大象,为解决超编难题立了头功。在这段故事里,鼠排位第一,既不是坐享其成,也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靠着战胜大象的绝招。
小鼠制服大象,古人早有此类说法,清代笔记更有活龙活现的描述。丁柔克《柳弧》载,在思茅,缅甸进贡六只大象。入城时,有个小贩把藏在袖中的鼠扔向象。六只象一片惊恐,“皆以鼻柱地”,以防老鼠钻鼻孔,并“怒睨其人”。过后,大象报复,用鼻子卷起那个扔鼠的小贩,把他摔出好远。清代外交家薛福成《庸盦笔记》说,交兵之际,一方以大象列阵,对方战马望风而逃;败方捕鼠数百,转天再战,将鼠掷向敌方,耗子纵横跳跃,“象见之,皆慑伏不敢动”,小老鼠简直就是大象的克星。
清代王有光《吴下谚联》,记有“老鼠打头猪打末”一语,并录下当时人们的看法:“以猪为末,犹可言也,以鼠为头,其谁服之。夫以龙之神灵,虎之威猛,风云拥卫之物,乃颓乎中间,虽驾猪之上,已屈鼠之下矣,岂不悖哉!” 鼠小猪大,“老鼠打头猪打末”,生出“首尾颠倒”的疑问,也算自然;并且,特别有一问,“以鼠为头,其谁服之”?特别提到“龙之神灵”、“虎之威猛”,这两种生肖都屈居子鼠之下,归结为一个“悖”——有悖常理。然而,毕竟是自古沿袭,总是为“老鼠打头”而不平,倒也大可不必。看本书作者讲得多么巧妙:十二种生肖依次列队,谁个第一,要看你从哪一位开始数起。由寅虎数起,子鼠就排在倒数第二。古代圣人推行夏历,夏历正月建寅,正是把寅虎排在岁首的。 吴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