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乐斋随笔
时间:2008-01-28 A+   A- 举报

箍桶匠    

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装多少水,决定于木桶边最短的一块板。其他木板再长也无法多存水。当然,还有堵漏的问题。

箍桶匠的做法很有启迪。我们要帮农民创业致富,首先要着眼最贫困的农户。他们是木桶的“短板”,要千方百计把这些“短板”拉长,且把板块扣紧防漏(支农资金常有跑冒滴漏现象),才能帮助村民共同奔小康。

和为贵   

中国人经历了几十年斗争哲学的苦炼,终于回到孔夫子的古训:“和为贵”——要全力构建和谐社会了。这是人们认识上一个螺旋式的上升或称飞跃。

有人说,“和”字造得好,禾是禾苗庄稼,旁边一个口代表人人有饭吃;“谐”字更妙,人人皆能言,就是民主。其实,我这里再掉一点书袋:“和”古作龠禾,那就更高级。你看,在田禾旁弄弄乐器(注:龠为古代一种乐器),那是多美的一幅田园诗画!然而,过去人们往往作践自己,不撞南墙不回头。撞破头颅,血的代价,终于换来了“和为贵”。             吴   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