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已
时间:2007-10-12 A+   A- 举报

——齐白石《山村烟雨图》        

                                                                   ◇杨  谔

人在大地上劳作,是大自然本身的延伸,是一种真实的生活;人在纸上劳作,是这个延伸的再延伸,结出的是心灵的花朵。

齐白石是当代知名度极高的绘画大师,人们最为熟知的是他画的虾。其实,于画一道,齐白石是山水、人物、花鸟俱长,三者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生活、以自然为范本,生动活泼。他认为所画的东西要以日常能见到的最好,因为“不常见的,我觉得虚无缥缈,画得虽好,总是不切实际。”“不画常见的而去画不常见的,那就是舍真作怪了。”(《白石老人自述》)他画山水,都以其游历所见或习见的景物为“粉本”,再通过精心的布局立意与反复构思而成。他在入门时虽反复临过《芥子园画谱》,但在自己作画时却“胸中山气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可谓豪气冲天。

齐白石有一幅《山村烟雨图》,作于1930年,即他69岁时。此画我以为有两奇:一是构图,二是用墨。先说构图。此图之妙在于山、树、房屋之间,均空出了或大或小,形状各异的“空地”,仿佛一条神奇的山路,欣赏者沿此可以“渐入佳境”,也可以体会到“路转溪桥忽见”的惊喜。此路无异是一股“活气”,一脉“灵泉”。再说笔墨。我以为高明的画家,笔墨当随所描绘的景物而变,即不以一副笔墨来对付所有景物,而是以景物而生笔墨。陈规旧范,怎能画出生生之新意?画中的树用泼墨、破墨法来处理,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试想如果“平涂细抹”,会有这种湿淋淋的、蓊郁郁的感觉吗?另外,作为远景的山,在他也是大笔豪情,水气淋漓,这在当时以摹古为能的氛围中,也是一个惊破俗人胆的举动。他在70岁时所画的一幅山水画上题道:“少年为写山水照,自娱岂欲世人称。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谓吾心手出异怪,鬼神使之非人能。最怜一口反万众,使我衰颜满汗颜。”诗中的徐君即徐悲鸿。

对此画的疑问是,画面只有“雨”后的“湿觉”,而没有画作标题上的“烟觉”。画上只落“齐璜”两字,因此我想,白石翁大概只是思乡难耐,故画自己早年熟知的“山村小景”以自遣,本无所谓“画名”。从画中山与屋、树层次反差不大这一特点看,所绘应是雨后。画名也许是后人所加,如果名之为“山村雨后”可能更为贴切。此画在白石的山水画中不是最精彩的,但是是很有特色的。

齐白石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他把他的“再延伸”之根牢牢扎在大自然及其“延伸”之中。从中获得营养生气和自由变化的活力,灿放出艺术之花。这个道理似乎是一“公理”。但一千多年来,“明乎此”者如“繁星”,“躬行之”者如“晨星”。

世间的事,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