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菱歌
时间:2007-09-28 A+   A- 举报

                                                          ◇沈成嵩

江南水乡,金秋时节,翠绿菱叶“涨”满河湖池塘的水面,满目翠绿,真是一片菱的世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菱歌清唱不胜春”。采菱季节,采菱姑娘坐在一只只菱盆内,荡漾于碧波之上,穿梭于菱叶之间,飞手翻动菱盘,轻轻摘下一只只鲜嫩的菱角,随手丢进盆内。翻菱时,偶尔还会带上一两只叮在菱盘下的活虾,带起那被菱刺叮住了嘴巴的憨态可掬的小龟,爆发出一阵阵惊喜、欢快而热烈的笑声。

面对着倒映在水中的远远近近的稻穗,明明暗暗的树木和摇摇曳曳的芦苇,姑娘们高兴地唱起了丰收的采菱歌曲:“稻黄鱼肥桂子香,八月菱角舞刀枪,小伙起藕赶早市,姑娘采菱供月亮,菱秧攀在莲荷上,月里嫦娥当红娘。”

有人将菱比喻为柔美的佳人。看那柔软的菱,整天生长在水中,与绿波依偎,与红鲤亲吻。它接受风的爱抚,水的拥抱,蝶的撩拨,蛙的挑逗。风起时,虽随波逐流,却不颠狂轻浮,根扎得沉沉的,叶立得稳稳的,狂风、暴雨、烈日、雷电都不会动摇它生根、开花、结果的信念。人们常歌咏荷出污泥而不染,其实除了莲荷那些品格外,它甚至比莲荷谦虚,更懂得“不露声色,默默无闻”。

我国产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洮湖志》记载:“水乡人家,种水为业,界绳港汊,遍植菱秧,秋风窄凉,菱歌四起,红男绿女,划盆往来,互对菱歌,采菱盈筐,提携入市,人喧街市,论斗称量。秋夕宴中,剥菱佐酒,明河影里,煮菱夜食,香气四溢,诚乃水乡秋夜之一景也。”可见古时种菱、采菱、卖菱是渔民的生活来源之一。

菱角的模样多种多样,有四角菱、两角菱和无角菱,还有野生的三角菱。从皮色来分,又有青菱、红菱、淡红菱之分。常见的菱角,两头尖尖,好像“金鼎”。还有种红菱,两角伸展弯尖,仿如飞翔中的蝙蝠。江南还有一种无角菱,色青皮脆,宛如一个个元宝,果实汁甜肉爽,还有香糯的风味。

菱和藕、茨菇、荸荠统称为江南的“水乡四秀”,是一熟熟重要的“水上庄稼”。上世纪60年代,在洮湖一带水乡凡有菱的村庄,就能顺利地度过夏荒,很少有生浮肿病者,菱在三年困难时期,帮助农人战胜饥荒,功不可没。水乡人种菱是行家里手,吃菱也独具一格。菱肉可煮熟了吃、也可生吃。菱肉可切片、切丝、切丁生炒,也可和着豆腐、粉条、鲫鱼一起氽汤;也可用它来红烧肉、红烧鸡;可以拌以糖炒、蜜制,菱粉洁白细柔,能同荸荠粉媲美,制作点心,炒菜打芡,都少不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