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那拉提草原
时间:2007-09-14 A+   A- 举报

公元两千零七年夏日的一天夜幕降临前,我踏进了天山深处的绿宝石——那拉提草原。

无论在10800米高空上海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还是在乌鲁木齐经独山子开往那拉提的旅游包车上,我几乎在不断地思想着同一个问题,是什么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不辞辛苦、不远万里地往那拉提草原跑。

车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我们走进了闻名遐迩的伊犁河谷。蜿蜒的伊犁河、巩乃斯河清澈的流水,滋润着河谷地区的一块块农田,一片片牧场,一寸寸土地。面对碧盈盈的草场、金黄色的向日葵、墨绿色的原始森林,背衬着雄伟的天山雪峰、忽舒忽卷的碧空白云,又有身旁哗啦啦的流水相伴相随,在赞叹叫绝之余,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停地举起手中的相机。

车至那拉提镇,胖墩墩的哈萨克姑娘、导游古丽·夏提跳上了车。她告诉我们,那拉提草原为亚高山草甸植物区,它的名气已经远涉重洋,超越了国界,如今享有世界四大高山草原之誉。具有1800米海拔高度的那拉提草原,青山叠青山,草原连草原,一层草原一层天。那拉提草原是一处人见人爱的诗境家园,人间天堂。在蒙古语里,那拉提就是“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

一个美丽的古老传说,把我们引领进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征的年代。当年,成吉思汗二太子察合台率蒙古大军由吐鲁番出发沿天山北麓向伊犁集结,时当仲夏,然天山山麓却仍是风雪弥漫,寒气袭人。未料,大军翻过一道山岭,眼前竟是一马平川,莽莽草原百花怒放,宛若锦毯,清泉密布,流水潺潺,令将士们心旷神怡。更让察合台和众将士欢欣的是,天空忽然云开日出,艳阳高照。由于这是一路上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于是,察合台和众将士不禁齐呼:那拉提——那拉提!

古老的传说引发了我对那拉提太阳的兴趣。尽管故乡启东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端,是江苏最先能见到太阳的地方,然而,同一个太阳,到了天山深处的那拉提草原,却另有一番意义。

夜里,我在那拉提胡杨林风情区的别墅里睡着,那拉提的太阳没睡。她在那拉提东头的山里边从容却并不轻松地往上爬着。她要按时向那拉提草原及其来自远方的客人致以新的一天真挚的问候。她也要向那拉提草原和来自远方的客人展示自己,今天的太阳已经不是昨日的面孔:新!鲜!

仿佛是与一位久未相见的情人约会,我拿起相机,早早地起来上了巩乃斯河边,以急切的心情等着她的出现。大桥上,河滩上,三三两两的游客扎堆在一起,也有像我自个儿呆着的。我不知道他(她)们来自何方,却知道他(她)们的心思一定和我一样:今天,要在古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最先见到太阳。

我们在耐心地等待着,身旁的巩乃斯河,身后的胡杨树和远处的那拉提山、哈萨克毡房与我们一起耐心地等待着。

仿佛为迎合我们急切的心情,那拉提东边的山峦也缓缓地矮下去了一大截。被称作鱼肚白的那一片白亮亮的光,首先在那处低矮的山峦与天体的结合部显现。鱼肚似的白光渐渐地演化成了淡黄和金黄色的光,一块条型的长长的灰白色的云朵悄然飘浮过来,金黄色的霞光穿过云朵,光芒四射,东方的天际于一瞬间变得分外瑰丽壮观。太阳终于一点点地渐渐露头了,天空开始由深蓝变成了浅蓝,巩乃斯河由闪动的金波点点变成染红了一片,身后的胡杨树也顷刻披上了一身金黄。远处碧绿的那拉提山、山下白亮的哈萨克毡房,还有河滩上色彩斑斓的鹅卵石,纷纷被金色的阳光送进了一个美丽童话世界。

一位慈祥的裹着黑头巾的哈萨克老大娘站在巩乃斯河大桥上,静静地眺望着东方缓缓升起的太阳。我从她身边经过,她侧身扭过头望着我微微一笑,我回敬报以微微一笑,然后举起相机“咔嚓”一下——嘿,好一个一脸阳光的哈萨克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