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 秋(沙地民俗)
时间:2007-09-14 A+   A- 举报

中秋赏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传统。各地还有着姿态万千的中秋节习俗,其中,沙地流传的摸秋就别有一番情趣。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沙地一些婚后尚未生育的青年妇女,唧唧喳喳,呼朋引伴地在小姑、女伴的陪同下来到田野的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兴奋地摘取瓜豆。那婆娑的树阴、繁盛的瓜棚下,和着昆虫“吱哒吱哒”的叫声,一双双兴奋急切的动人眸子不停闪烁着。“哈,我摸到了一只南瓜!”“哟,我摸到了白扁豆!” 因为“南瓜”与“男娃”谐音,如果摸到南瓜,就预兆生男孩;摸到扁豆,则怀女孩,因为扁豆俗称“娥眉豆”,那娥眉是娇好女子的比喻;摸到白扁豆就更吉祥了,象征夫妻白头偕老。如此摸秋,哪个女人不怦然心动。

摸秋从何而来?据说源于古代照月得子的习俗。久婚不孕的妇女,为了乞求早日得子,可在月上中天之际,独坐庭院,静沐月光,这样就不久可以怀孕。后来,照月得子就演化为中秋夜摸秋习俗。

摸秋可不完全限于婚后尚未生育的青年妇女,有了孩子的妇女也可以照样去“摸秋”,因为她们期望摸到一只大瓜或饱绽的毛豆,乞求俗称毛头的小孩胖长健康。

中秋节去摸秋,要是摘了别人家的瓜豆,这谁也不会见怪。传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率领的队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一年中秋节夜晚,张士诚的队伍开到南黄海边,几个难耐饥饿又禁不住沙地瓜香诱惑的士兵,偷摘了百姓的甜瓜。张士诚闻讯,便要按军法严惩。这时候,一位老者上前求情,告诉张士诚这里八月半晚上摸秋摘瓜不算偷。于是,张士诚才赦免了那几位士兵。从此,中秋节摸秋之俗就传得更为神秘广远。           ◇陆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