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姐
时间:2007-08-24 A+   A- 举报

那天,大哥来电话说,元姐死了。我从部队转业进了城以后,村里死了人,一般不回去,而元姐却不同。我觉得,这一回我应该和妻子回去一趟。

元姐是外乡人,在村里头少有亲戚,而陆姓在村里头是个大户,她便视我们为娘家人。我们自小就唤元姐为姑姑。元姐的一对儿女,儿子称我父母为舅舅舅妈,女儿称我父母为寄爷寄娘。在我们那一带乡下,叫寄爷寄娘便觉得更亲一分、近一分。

元姐是个苦命的人,父亲是常年在江河上行走、贫病缠身的老船工。父女俩从上头海门漂泊到这里定居下来不久,父亲便死了。这时,不足10岁的元姐,便做了人家的童养媳。思想开朗的婆家待元姐还好,不仅没有让她裹脚,而且还让她参加村里农会、妇救会秘密组织的一些活动。像元姐这个年纪的女子,有一双大脚,就显示着一种对旧传统的抗争和思想的进步。

从我记事起,元姐就是个大忙人,她当过生产队副队长、妇女队长、贫农代表。革命生产都走在前头。村民们若是有个家长里短的事情找她,她也不讲任何条件大包大揽。文革中,村里头两个造反派组织关系紧张,武斗在即,她一个柔弱的女女孩子却勇敢地挺了出来。于是,一场无谓的争斗便在元姐面前悄然化解。文革后,党的大门一打开,年逾五旬的元姐,成为村支部发展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元姐为人随和,性格开朗,村里头的老老少少见了她,都是一口一个元姐。元姐自小就听惯了人们叫她元姐,陆姓人家的一些晚辈,有时也跟在人家后头叫她元姐,我们听见了加以斥责,元姐却哈哈一乐:随便叫,随便叫,我本来就叫元姐嘛!

元姐那天下午经过我大哥家门口的时候,还跟我大嫂说,怎么样,好点了吧,什么时候我来陪你打牌啊!我大嫂因做胆结石手术,出院才个把礼拜。

不料,才过去两个多钟头,元姐在吃晚饭的时候突然倒下。元姐死于脑梗塞,享年85岁。

南北三埭前来悼念她的人络绎不绝。灵堂前,做道场的那一套班子,或吹吹打打,或念念有词,在为元姐超度亡灵。

场外,前来悼念她的人,三三俩俩地或站着,或坐着,交头结耳,窃窃私语,在诉说着他们熟知的元姐的往事,元姐的好处。

在村民们一口一个元姐的时候,粗心的人也许已经忘了元姐的本名,她叫陆志英。                                                       ◇陆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