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轻洒清明雨
时间:2007-08-10 A+   A- 举报

蓝空如缎白云舒卷,千里冰川冷峻苍凉,牦牛羚羊轻踏残雪,无际荒原满目枯黄,朝圣者五体投地络绎不绝,五彩经幡四野飘荡,古刹寺院内长年不灭的酥油灯溢出一股淡淡的奶香……尚未春醒的西藏,比“西风古道瘦马”的苍茫悲壮,多了一层古铜色的浑厚空旷。

清明这一天,从拉萨出发,前往西藏小江南——林芝。山道渐陡,马达吼叫,车轮滚滚,奋力爬上海拔5010米高的米拉山口。山口开阔平坦,风疾天凉。五彩缤纷的经幡包裹缠绕着高大的立柱,迎风飘舞,哗啦作响。藏族同胞以神秘壮观的玛尼杆、玛尼堆,伸展开“林芝欢迎您”的臂膀。眼前碧空垠,白云飞渡,冰川如银,劲风飒飒,大理石雕塑耗牛迎风昂立,着实让你领略了一番高原雪域的无限风光。

翻越山口,顺势滑坡,空气湿润了好多。慢慢地,山坡出现了青褐色,又慢慢变成嫩绿色,枝稠叶密,伴着新芽点点鹅黄……藏区固有的城堡式居民,也锐变成尖顶式楼房。不一会,簇簇桃花跳入眼帘,一座活力迸发的江孜新城似乎从天而降。绿色的回归,引发了人们早春的思绪,全身细胞跳跃起来,拼凑成一串串粉绿色遐想……

啊,满目春色染绿心扉,又逢清明,难忘细雨纷纷。梦中的雨丝,是亲情的引线,召唤千里游子打开尘封的记忆,追捕故乡的风韵,寻觅童年的踪影,淋浴亲情的温馨。思着,想着,忆着,念着,这乡情亲情便搅拌在一起,越来越浓,浓得抹不开了。

老家的春天是诱人的,豆苗叶碧绿碧绿,油菜花金黄金黄,一直辅展到遥远的天际,与天上的云彩衔接。江海平原的小南风吹过,悠悠的,柔柔的,暖暖的,香香的,叫人沉醉。

老天也有不作美的时候,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勒紧裤带的日子来了。春季青黄不接,凡能充饥的树叶野菜摘完了挖光了,春天的地皮和树干竟是光秃秃的,麻雀都饿得不再叫唤,不再扑腾。幸亏政府计划供应,确保成人月供草粮16斤。

那时父亲在外工作,亲公是全家的顶梁,亲婆则是管家。我考入重点中学后寄宿在校,一日三餐吃在校里,不会饿着。星期六放假,沿着小河边狭隘的羊肠泥道回家,亲公早爬上门槛朝东南方河沿眺望,眼梢总是带着暖暖的笑意。我便在亲公清澈温存的目光的呵护和爱抚下,浑身温暖,通体舒坦。我家人多,吃饭是头等大事尽管自然灾害不饶人,但我们全家基本没挨过饿,这要感激亲婆的精明持家。怕孙子在长身体的骨节眼上挨饿,她老人家便将晒干的玉米籽放进铁锅炒熟,装入小布袋子塞进书包。一撮玉米籽能磨成一捧玉米粉,能煮成一碗饭。这是亲婆从全家口粮中挤兑出来的……

车子下坡,车速较快。远处,是银白色雪山冰川,眼前,是淡粉色满树桃花,景物反差如此之大,又如此和谐,令人不可思议,又让人思绪绵绵……我眼前晃动着亲公亲婆和蔼的笑容,耳边回荡着亲公亲婆熟悉的声音。鼻根一酸,眼泪刷刷流下来……这时,车进巴松措地区,忽听得车窗啪啪响,雨珠纷纷开花。大家一片欢呼:下雨了!亲公亲婆,孙子在千里之遥的雪域高原,给您俩召唤来了清明之雨,神奇圣水啊……

转过一个山坡,雨过天睛,阳光如炽。森林更加茂密,桃花更加灿烂。三面雪山,一天流云,环抱着一弘碧波。那就是巴松措小圣湖,西藏最美丽的湖泊。没想到我六十岁这年的清明节,竟然会来到“世界屋脊”如此美丽的圣湖,与亲公亲婆在天之灵相约对话,该多幸运!我缓步走向湖畔,借洁净的圣水洗了手,按当地习俗,垒石以代纸钱,然后走上通往湖心仙人岛的浮桥。我肃然伫立,拿出随身带着的冰糖绿茶,仰面雪山顶的银光,注视天际的云彩,以糖茶代酒,轻轻洒进清澈纯洁的圣湖之中,默默祈祷亲公亲婆在天之灵平安,平安……

此时此刻,在我遥远的故乡,在油菜花开成一片金黄的江海平原,定是细雨如烟,绿野如茵。                                 ◇沈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