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勇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多少人这样想:又是一年过去了,我们应该欢庆岁月又给我新的一年。我却突然想起一句话:生命怎么会光有年龄呢?生命应该还有本质。生命最本质的东西是思考。
从基因学的角度说,如果中途不出意外,人一落地,就能从基因树上测算出结束时间。也就是说,人的一生是一条可以标出具体长度数据的线段。当人们在欢呼、庆贺新年的时候,事实上,离起点越来越远,离终点越来越近。我们身处的这一刻,是过去的结束,是未来有限时间的开始。我们从母亲那里获得起点,从此,一生都在赶路。一天一天减少的,是我们留在这个世界的时间;唯一增加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如果“年”是成长的一种方式,那么,认识又是成长的另一种方式。认识上的成长,不以历书上的“年”作为计量单位,它没有固定的时间长度。对某一具体事情的认识,有时候只需要几天、几个小时、几分钟,甚至几秒钟,而有时候却需要几个月、几年、十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2006年6月3日,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跟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破解了庞加猜想。这个困扰数学界上百年的猜想,在过去一百多年时间里,世界上多少杰出的数学家为之付出了难以计数的努力和心血——人类对这个猜想的认识,一百多年才前进了一步,才增长了一岁。
这只是人类对困扰自己诸多难题其中一个的破解,这是一次小小的跨越,还有许多许多需要人们解读和探索。所有没有被我们认识的东西都是属于未知世界的。
前几天,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医生怎么连小小的软疣都束手无策呢?据他说,这种生在肢体上的小疙瘩,不痛不痒,更不会致命,可它具有传染性。按说,世界医学够发达的了,对这小小的软疣却除了用镊子拔除、用激光烧灼,再无其他服用和涂擦的药品。人类在这个病症上,还处于幼年时期,还没有真正从本质上认识、破解。我说,这不怪医生。
人类的成长过程,以认识的开端和结束作为“年”。这里的认识,就是一种思考,也是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当地心说挑战神学、太阳中心说挑战地心说、宇宙中心说挑战太阳中心说的时候,当和平代替战争、合作代替对抗、和谐代替矛盾的时候,……人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成长。这是人类生命最本质的成长。
从这个角度说,思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东西。就个体来说,一个人怎么能简单地以年龄来谈论长幼呢?一个没有思考的人,即使活到99岁,本质也还处在幼年。当然,人类本身只能对某一具体的事物作出比较完整的思考,不可能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完整的思考,完整的思考是相对的。没有完整的思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实践、发现、总结规律,那么,在成长路上,我们的步伐就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