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北上海
时间:2006-03-24 A+   A- 举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十一五”期间,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启东至上海只需45分钟。沪崇启大通道使长三角北线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南有沪杭磁悬浮,北有沪崇启大通道,从杭州出发到启东只需75分钟,在启东投资,我充满信心!”一位在启东经济开发区兴办“温州工业园”的老总如是说。沪崇启大通道的建成使昔日江苏东南角的交通“末梢神经”一下子成为连接江浙沪地区的交通枢纽,从而改变长三角经济格局,启东城市地位大大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上海”。


  浦东开发的延伸和拓展带,沿江开发东线第一站。两年前,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视察启东时说,启东处于浦东开发的延伸和拓展带,是沿江开发东线的第一站。著名科学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先生在吕四港考察时曾预言,“在长三角经济的发展中,上海的龙头地位和中心地位相当于美国的纽约港,但作为航运物流中心的北部呼应,建设启东的吕四港无疑为上海提供了一个相当于波斯顿港的大型港口。”五年后,大桥效应同时带动了吕四港开发。启东作为一个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它的发展正是依赖于上海浦东的潜在优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将带动长江北岸的吕四港开发,吕四港成为东方大港。随着浦江两岸的产业转移,启东又将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配套工业园。“十一五”期间,沪启两地紧紧抓住筹办2010年世博会的机遇,在港口开发、产业转移、商贸服务、吸引外资、信息共享、人才流动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市场共融、经济发展要素流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共赢。


  融入苏南板块,启东有望成为长三角的下一个昆山。启东滨江临海,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启东得“天”独厚、得“水”独富、得“沙”独肥、得“景”独秀,是长江入海口不可多得的一块日出斗金的宝地。崇启大桥建成后,独特的地缘使启东富饶的自然资源胜于昆山市。随着一批批中外客商踏上启东这块宝地投资创业,启东将成为继昆山、江阴、无锡、张家港、太仓等城市后的又一个承接上海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电动工具、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船舶修造、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电力能源、重化工业等八大产业板块预计实现产值1000亿元左右,比“十五”期末翻一番。


  北上海,江风海韵显华彩。从2003年开始到“十一五”末,启东将有近200亿元资金用于城市建设,这预示着上海都市圈内又一座卫星城市——北上海雏形初现。繁华的城市风貌和发达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吸引江浙沪客商的一块磁石。“创业在启东,居住在浦东”,这种“钟摆式迁徙”的工作、生活方式将在沪、启之间变得非常普遍。上海的一位城市研究专家预测,沪崇启大通道拉近的首先是心理距离,会吸引一批江浙沪的市民异地居住。“钟摆式迁徙”单程所需的时间只有45分钟,沪启两地一定会出现一批“早出晚归”族。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启东将全力推进江海旅游风光带和江海特色资源开发带的建设,上海的市民可以方便地到圆陀角、吕四风情区休闲娱乐游玩。


  “北上海”的世纪梦想在“十一五”期间变为现实。当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大潮扑面而来时,启东市的决策层正谋划着美好的明天。江海联动,接轨上海,迎接沪崇启大通道全面贯通已成为启东百万人民的自觉行动。
                               张建国

(汇中杯·五年后我心目中的启东 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