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委、市政府把治水放到了重要议程。按照环保总体部署,实施水清、地绿、天蓝、路畅、夜亮、景美六大工程,其中水清列为首位。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也许听过这样一句顺口溜:“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鱼虾欢快,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洗不清马桶盖”。这是对上世纪后四十年间启东市区河沟水质的真实写照。
为把启东打造成全国生态环境城市,从2001年起,市委、市政府加快了整治市区污水的步伐。将藏污纳垢、淤积搁浅的民乐河变成了有小桥流水的河滨花园;将纵贯南北的头兴港建成了启东“外滩”;将市中心最宽的南城河建成芳草萋萋、鸟语花香的“鹦鹉洲”。投资数千万元、日处理能力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投资近亿元的8项排污管网工程正在按计划分步实施。2006年,又投入4000多万元建成4公里长的庙港河石驳及其两岸的滨河绿带工程,完成10公里长的庙港河清淤挖深工程。2006、2007年,建成庙港、中央两河交叉口的翻水闸,与民乐、长江、北环、南城四河的翻水闸协调运转。通过污水处理和长江堤翻水闸,市区的水系全部净化。2010年,市民又看到蓝天白云飘,水中鱼虾乐,飞鸟翱翔天空。
如果把蓝天碧水当成一首交响乐,那么我们都是演奏者。每一个市民都有义务和责任维护这一片秀水。
方火生
(汇中杯·五年后我心目中的启东 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