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日寇的封锁线
时间:2005-09-05 A+   A- 举报

  今年83岁的陈良老人是我市最早参加共产党税务工作的革命前辈之一。记者采访他时,他高兴地向记者展示了一枚刚从市里领回来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这枚纪念章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纪念章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几个字是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的,纪念章正面还铸有和平鸽、橄榄枝、五角星和延安宝塔山等图案。捧着这枚具有珍贵历史意义的纪念章,陈老向记者讲起了60年前突破敌人的封锁,坚定地开展党的财税工作的故事。


  “我毕业于启东中学,在学校受进步教师的影响,对共产党有了初步了解。20岁那年,我一走出学校就参加了抗日民主政府工作,那时叫启东区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现在的寅阳镇一带。到了办事处后,组织安排我与财税干部沈冠堂一起开展田赋的造册登记和征收工作。当时的税务干部跟党的地下工作者一样,身份是隐蔽的,一般是化装成农民、商人,手提着菜篮子,篮子里藏着盒子枪和税票等。日本鬼子的据点密布、碉堡林立,许多纳税户头就在敌人的碉堡脚下,所以税务干部每征收一笔税款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由于启东港口多、集镇多,日本鬼子在沿江建立封锁线,设竹篱笆、建检查所,对来往行人盘查相当严格。那时五仓港有一个伪乡长姓秦,暗地里为我们工作。1944年1月,我与沈冠堂一起来到五仓港,住进了他家,在他的配合下进行赋税的造册登记工作。当时,检查所离他家只有50米远。我们来到秦家后就称是伪乡政府的办事人员,白天在秦家店面后的小屋里工作,晚上则分散住到周围老百姓的家里。鬼子来了,由伪乡长的老婆应付。”


  “我们在秦家工作时间长了,被敌人察觉了。有一天,鬼子冲进了小屋。正巧,那天我们没有在那里工作,因而脱险了。由于身份暴露了,这年的3月份,我被派往盐城地区的苏中公学学习。”


  “我记忆最清晰的是当年南阳镇税务干部诸成章和沈幼兰潜入敌据点收税的事。一天上午,两人乔装打扮成农民,越过桥上敌人的岗哨,尔后径直走进油坊,动员油坊老板缴税。深明大义的油坊老板二话没说,如数缴纳了税款。当敌人闻讯追来时,两人已完成工作离开了油坊。此后,共产党竟然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收税的故事传遍了南阳镇,许多油坊和商店纷纷缴税,从而缓解了政府和游击队的给养困难。”


  “那时候的税票很特别,一张税票对折,一半给纳税户头,一半作为留底核对。票在人在、人亡票亡是我们税务干部恪守的诺言,即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税务干部们从来没有出过税票遗失、短缺等差错。在抗日战争时期,有数十位税务干部在收税时英勇牺牲。”


  说到这里,陈老不无遗憾地说,10多年前,我整理过我党早期税务战线英烈的有关史料,后因搬家而遗失了。采访中,记者问陈老是否有过遇险的经历。他笑笑说,我曾3次逃脱了敌人的追击。
                        朱文忠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