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敌人眼皮底下
时间:2005-08-22 A+   A- 举报

——访抗日老战士陆士方

  8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志良镇二效镇村,走进了抗日老英雄——97岁的陆士芳家。
尽管年岁已高,但老人对于抗战的记忆清晰依然。


“1938年初,据说日本人已经到了海门,启东的老百姓人心惶惶。一天,我推着小车子像往常一样守候在二效镇东市梢。上午8点钟光景,有二男一女拎着小包裹要坐我的车去富安镇。一路上,他们打听着村里的有关情况。到了目的地后,他们给了我一只银角子。我觉得他们给的车钱太多了,于是想退给他们一点。其中的女同志就发话了:‘拿回去吧,妻儿还等着你买粮下锅呢’。”


  “这句话说得我心里暖暖的,我觉得这些人很特别。3天后,我回到家时,远远地就看到这个女同志已经等在我家门口了。原来她名叫洪雨,自己介绍说是共产党员。她告诉我,共产党是专为老百姓做事的,要我一起参加共产党的工作。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帮共产党做事,主要负责抗日宣传活动。1940年10月份,经民兵队长顾超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无畏乡指导员。”


“那时我们3人一个小组,传递情报,掩护革命同志。当时的情报往往写在一张纸上,折成风车样,从外乡送到我这里,再由我送到远南乡。1944年,花家仓一个服装厂秘密为新四军加工布袄、大衣。日本兵得悉后前来包抄。我们连夜转移衣服。但在转移途中,被日本兵发现,只好丢弃了衣服。因为在晚上,好隐蔽,我们逃脱了。”


在老人的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海东区游击队指导员姜志良牺牲的情景。“1944年农历六月廿七,姜志良从通州开完会议回启后,来到我家吃中饭,吃的是玉米饭和咸菜。我还做了又脆又香的甜锅巴。回启的路上,他与敌人交过手,扑沟时把文件弄湿了,我就帮他在锅上烘干。本来我安排他去北边比较偏僻的蔡家午睡,但他去了北边埭上张家看望正在那里休整的游击队。”


  “日本兵获悉了游击队的隐藏地,100多名日本鬼子包围了游击队藏身的房子,在北边和东北角架设机枪,从南面包抄。有民兵闻讯来通风报信,等到游击队员们刚刚把枪丢进河里,日本兵就进宅了。我们马上突围,我与部分战士从前门向西跑,而姜志良他们从后门出去,中了日军的埋伏。”
  “我连扑了几条沟,停下来时才发现脚上中了一枪,一位老乡用手捂着帮我止血,又背我到他家里包扎。当天晚上传来消息,姜志良和3位游击队员英勇牺牲了。”


“令人感动的是,姜志良在最危急的时刻,把那些重要文件藏在了张家屋后的竹园里。由于当时战争形势非常严峻,他的遗体是在晚上偷偷安葬的。回家后,我对家人谎称腿上的伤是被狗咬的。由于那时候缺医少药,腿上的伤一直不好,后来二效镇上的蓝家药店给我送来了药才治好。”讲到这里,老人撩起了裤管,直到现在,还能看到老人小腿上有一个明显的凹处。


“作为一名乡指导员,除了配合游击队工作外,我还要保护老百姓的安全。那时,敌人为了掌握老百姓的情况,经常下来编保甲,造人头册,抽壮丁。敌人白天编了保甲,我们晚上就组织群众把门牌拆了。为保护群众,我们还扔了几颗手榴弹。第二天,敌伪来盘问时,群众就说昨夜新四军来过了,敌人气得吹胡子瞪眼,可没有办法。”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真正高兴的是日本鬼子投降的前夕,那时,日本兵纷纷向久隆镇据点集中,海东区队游击队员组织了打击,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说到这,老人满是皱纹的脸笑得更灿烂了。
                          陆伟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