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一师东进 粟师长名扬启海
时间:2005-07-11 A+   A- 举报
  青松苍翠,芳草萋萋,“新四军一师师部驻地”纪念碑默然屹立。7月8日,记者来到海复镇东的原海复棉厂,搜寻着往昔的那段峥嵘岁月。
  东元镇三圩村的曹汉伦今年88岁,63年前新四军到达这儿时的情景他仍记忆犹新:“1942年刚开春,天气还没转暖,部队开来了。这里前后几只埭都住着新四军,可热闹呢。当时我家只有两间茅草屋,所以没有安排新四军来住。新四军帮着打水、做饭,样样都干。”
  在当地许多老一辈人的回忆里,都把这段历史称为“新四军东进”。有关史料记载,1941年秋,日军“八一三”大扫荡失败。12月初又纠集兵力,扫荡我新四军一师师部驻地——如东丰利地区。12月8日,在粟裕师长的指挥下,一师三旅发起了保卫丰利的战斗,迎头痛击来犯之敌。保卫战使日伪军伤亡惨重。1942年的1、2月间,日军调兵遣将妄图重创我一师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根据当时苏中形势,粟裕师长果断地率一师师部直属队从弓京港东移启海。而此前,三旅根据粟师长指示先期从陆上东进启海,伺机打击敌人。
  春节前,新四军一师在弓京港租用18只渔船,从海上向东转移。2月22日,新四军在吕四彭家套上岸,在三甲一带宿营,不久就移至海复镇江智源宅、王已劲宅和张謇的通海垦牧公司,其中在海复驻扎的时间最长。如今的纪念碑处就是一师师部的驻地垦牧公司。
  新四军一师师部到达启东后,当年的4月15日,苏中军政委员会还在海复镇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和贯彻华中局扩大会议精神,通过了关于党的建设、军事斗争、政府工作、夏收运动和深入群众工作等决议。此后苏中各县以群众工作为重心,在政治、军事、政权、党的工作等方面,加强了对根据地的全面建设。在启东,以新四军教导队为基础,在垦牧公司成立了抗大九分校,粟裕兼任校长,苏中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夏征农兼任政治委员,有1000多名学员在这里学习军事、政治知识和有关业务。
  新四军的到来,激发了启东老百姓参军抗日的热情。东元镇四堤村78岁的李辰告诉记者,他兄弟3人先后都参加了抗日队伍。离休干部林志高说,当时,一师的队伍就驻扎在林志高的南埭上,14岁的他就参加了新四军。在抗大九分校学习时,他清晰地记得新四军干部演讲说:“日本鬼子侵略我们,如果不抗日我们就要当亡国奴。”演讲后大家还看无声电影,日本飞机轰炸中国国土的情景让大家义愤填膺。
  长江新村的施文龙今年89岁,1942年他正在南通师范学习,毕业考试还没有结束,南通师范也转移到了海复镇,这就是后来的通师侨校。在海复镇进行完毕业考试后,他就留校成了教员。施文龙向记者描述了当年他见到粟裕师长时的情景:“那年的五四青年节,通师侨校学生在一师师部教导大队的帮助下,举办了运动会。粟裕师长观看了运动会,他不时与学生亲切交谈。当天晚上,一师师部在通海垦牧公司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粟裕师长在大会上讲了话,我还为他倒了茶。”
  “在五四青年节后的一天上午,一师师部还在通师侨校的操场上举行阅兵式。为欢迎粟师长到来,我们排好队到校门口去迎接。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粟师长从通海垦牧公司的驻地出来后,就从学校西北角的后门抄近路进入了学校。粟师长看到学校四面有沟,后门窄小,便指示在学校的东西两面各修筑一条大坝,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学生。当粟师长登上检阅台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雄壮的队伍、整齐的步伐,显示了强大的军威。部队还进行了团体操表演和刺杀比赛,连学校附近的大路上都挤满了观众。阅兵式大大坚定了部队战士和广大群众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回忆到这里,年近九旬的施文龙的双眼熠熠生辉。
  在新四军一师师部移至启东期间,粟裕指挥新四军各分区和地方武装与敌人展开了斗争,先后取得了吕四、悦来、三阳、斜桥、五仓港等战斗的胜利。在斜桥伏击战中,新四军的地方武装击毙了70多名日军,活捉3名日军、100多名伪军,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其中缴获的三七平射炮被送到了通东的六甲镇,作为苏中战场的战利品公开展览。在斜桥伏击战的同时,粟裕师长还布置师部特务营、海启警卫团一部配合一师主力一部围攻汇龙镇日军,缴获了一批物资。又奇袭五仓港,歼敌200多人,缴获了电台等物资和武器。
  获悉我新四军一师师部在海复镇一带的情报后,日军南浦旅团1500多人、伪军2000多人,向我海启通东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在包场、六甲、吕四等地增筑据点,加修四甲坝到吕四的公路,与海启公路构成平行线,企图从南北两路夹击我军。同时,还封锁了山九门闸至青龙港、四甲至吕四一线。面对严峻的形势,新四军一师决定抗大九分校学员先行结业,一师大部队于6月上旬经三甲乘船向北转移,师部则在1942年6月中旬转移到通中地区。
  这年的9月16日,以为新四军一师仍在海复镇的日军包围了海复镇,疯狂的敌人公然使用了毒气弹。但敌人不仅扑了空,还被我东南警卫团狠狠地“揍了一顿”。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