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抢回35岁脑卒中患者生命
时间:2025-11-07 A+   A- 举报

通讯员 吴潇婷

“感谢医院老年医学科和神经内科的医生,通力合作抢抓脑卒中取栓的黄金窗口期,挽救了我老公的生命!”11月4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病房内,脑卒中患者李先生的家属紧紧握住医务人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此时距李先生突发脑卒中,仅过去不到22小时,而他已从左侧偏瘫、意识模糊的危急状态,恢复至意识清醒、四肢肌力正常。

时间回拨至11月3日上午,35岁的李先生因嘴角歪斜、口齿不清紧急求助老年医学科主任管海兵,管主任根据急诊CT影像快速判断为“急性脑梗死”,但由于是夜间发病,已错过“静脉溶栓窗”最佳时机,管主任当即安排李先生住院并开具了全面检查。不料,李先生在做完两项B超检查后病情突然加重——左侧肢体完全无法活动,意识也开始模糊。管海兵主任第一时间让床位医师吴潇婷陪同病人急诊加急检查“头颈部CTA+CTP”,检查后发现李先生右侧大脑中动脉M1、M2主干血管闭塞,部分脑细胞已出现坏死,“必须立刻启动取栓,晚一秒就多一分风险!”

此时,一个关键消息为抢救争取了先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黄国祥博士恰在启东市人民医院开展技术指导。管主任当即联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冯振宇,三人迅速会诊,一致认为:患者已错过“静脉溶栓窗”的最佳时间,唯一救命方案是“脑动脉取栓术”。在向家属清晰说明病情与手术方案后,家属毫不犹豫签字同意,医院卒中中心紧急开通“绿色通道”,检查、术前准备、手术室衔接同步推进,全程无缝衔接。

中午12点,李先生被推入手术室。黄国祥与冯振宇带领医护团队默契配合,采用导管抽吸的方式,精准清除血管内多枚新鲜血栓。当最后一块血栓被取出时,术中造影清晰显示:原本闭塞的血管重新通畅,远端脑组织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了!

术后,李先生被转入ICU密切监护。当晚,他便逐渐苏醒,意识清晰地认出家属,四肢也能自主活动。从上午突发偏瘫到傍晚恢复行动能力,仅用了不到12小时。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不仅挽救了一位年轻患者的生命,更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也彰显了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脑卒中患者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