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串起三个村庄
时间:2025-11-05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陈海玲 倪天伟

在南引河与三星河清波交汇处,坐落着三星镇老街——一条老街串起三个村庄的奇特地界。东属三星村,西接双邻村、新庄村,门牌号码悄然变换间,脚步已掠过三村地界。这条“一街辖三村”的老街,曾是三镇交界的繁华枢纽,如今在岁月流转中静默成一首斑驳的诗。

老街如一条时光纽带,将三个村落的生活脉络紧密相连。当地老人笑言:“买块豆腐能走遍三个村,以前这里供销社、银行、医院什么都有,热闹得很。”

80岁的陈国昌老人站在颓废的老店旁,目光穿越时空。他回忆道,这里曾是原民主、惠丰、万安三乡镇的交汇要地,200多常住人口让老街终日人声鼎沸,清晨的市集叫卖声能传过三条河。

30多年前,陈国昌和妻子在老街经营着一家早餐铺。“每天凌晨三点生火,蒸笼堆得比人还高。”老人掰着手指算道,“包子得做两三百个,麻团再炸四百多个,不到晌午就全都卖光了,甚至还有人提前预定第二天的包子。”那时的清晨,包子出笼的白雾裹着面香弥漫了整条街,炸麻团的油香勾得赶集人走不动路。夫妻俩一个揉面一个收钱,还要应付熟客的玩笑:“陈老板,今天多给我塞个包子呗!”如今说起这些,老人眼角笑纹里还藏着当年的热乎气。

如今老街常住人口仅剩20余人,青壮年如候鸟般奔赴远方,只留下银发族守护祖屋。80岁的陈国昌坐在自家门槛上晒太阳,他的儿孙都在城市里打工,逢年过节才会回来。“孩子们过年回来,用手机教我们打视频,但每次他们一走,就又忘了。”他笑着说,眼神里既有欣慰也有落寞。这条街上,像他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成了老街最后的守护者,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擦拭着老照片,修剪着院里的花草树木,让远方的游子归来时,还能找到记忆中的家。

整条老街仅存的两家小超市,成了现代文明与传统生活奇妙对话的窗口。其中一个老板笑着说道:“不为赚多少钱,就为让老街坊有个地方说说话。”货架上,柴米油盐与孩童爱吃的零食摆放整齐,冰柜里冰镇着年轻人喜欢的汽水,而门口的木制长凳,则承载着另一种时光。每天午后,长凳上总会聚集三两老人。他们聊子女在外的发展,聊今年庄稼的长势,聊谁家的曾孙要过周岁了。古今中外的话题,在这张长凳上交融,让这寂静的老街,始终保有着一份生动的人间烟火气。

午后阳光穿过木格窗棂,三星河的流水带走了繁华过往,却带不走深植于砖瓦间的乡愁。当我们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奔走,总该记得:在某个三镇交汇处,还有这样一条刻着三个村名的老街,用最后的烟火气,守护着游子们共同的故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