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天下的秋色有十分
启东便要独占去三分
这三分颜色浩浩荡荡地
在这片江海交汇处开起了一座天然染坊
以蔚蓝的长空为染缸
以流转的晚霞为底色
更向那无边的稻田、累累的柿林
金黄的银杏与绯红的鸡爪槭……
借来了最纯粹的原浆
秋风起时
万物皆成染料
将整个启东
浸润成一幅活色生香的工笔长卷
文字记者 张媛媛
点染赤金 · 丰饶画卷的醇厚笔触
秋日的暖阳,最先为大地披上最为醇厚的赤金华服。
“柿叶翻红霜景秋”,圆润的朱柿如无数盏小红灯笼,在疏朗的枝头点亮,饱满的色泽仿佛凝聚了整个夏天的阳光,在秋风中微微摇曳,预示着甜蜜与圆满。
与之呼应的,是田间接天连地的高粱。它们挺立着沉甸甸的穗头,那是一种名为酡颜的深红,宛如微醺的诗人面颊,在风中沙沙低吟,诉说着土地的慷慨与农人的期许。
而枫叶的燃烧,则更具诗意的层次。鸡爪槭的叶片从边缘开始,由青绿渐变为茜色,最终彻底沸腾为一片赤枫的烈焰。这抹赤色,不同于春花的热烈,它内敛而深邃,是生命在轮回前最辉煌的告别。
此时,路旁的栾树也悄然捧出了满树栾华,一簇簇蒴果如小小的灯笼,由胭脂红染就金橙,在枝头汇成一片华美的云锦,为这赤金的诗篇添上了一笔明媚的注脚。
最极致的红,藏于市井炊烟之中。肥美的螃蟹在蒸笼里完成最后的蜕变,披上丹朱色的甲胄,那凝聚了江海精华的膏黄,是秋天献给餐桌最隆重的贡品。
浸染缃黄 · 温暖长卷的绵长底色
如果说赤色是秋的宣言,那么缃黄便是秋日最温暖、最绵长的底色。
无垠的稻田是这片底色的主调。风过处,稻金色的波浪翻涌,每一株稻穗都谦卑地垂首,颗粒间碰撞出细碎的声响,那是大地谱写的最为朴素的丰收乐章。
银杏则将这抹金黄演绎得最为浪漫决绝。“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那纯净的杏黄叶片,如同一夜之间被秋风淬炼而成的金色蝴蝶,在街巷间翩跹起舞,最终为地面铺就一条柔软而辉煌的华毯。
田埂边,另一番甜美的金黄也悄然成熟。那是成片的芦稷,修长的秆子泛着暖黄,顶上穗花如絮。农人砍下一捆,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撕开青皮,咬一口清甜的秆芯,那沁人心脾的汁水,是秋风捎来最质朴的甜味。
更有那“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的桂花。它细碎如米,却以桂子黄的繁花,织成一片馥郁的香云。这香气是有形的,是流动的缃色,浸透在秋夜的月光里,缠绕在行人的衣袂间,成为启东秋天最沁人心脾的嗅觉记忆。
层染碧蓝 · 天际交响的流动画境
立于江海之交,启东的秋色离不开那一片浩瀚的碧蓝。
秋高气爽,天空被洗练成一片清澈的天缥色,高远而宁静。与之相接的,是浩渺长江奔流入海的壮阔,海天相接,是流动的、呼吸着的画卷。
出海的渔船是这画卷中的灵动笔触。归航时,满舱肥美的带鱼、鲳鱼在阳光下闪烁着鳞光,那是一种介于月白与秋蓝之间的银亮,是大海慷慨赠予的晶莹宝石。
葡萄架下,成熟的果实蒙着一层薄薄的白霜,那紫翠的色泽则将清晨的海雾与黄昏的霞光一同封存于酸甜的汁液之中。
泼染紫烟 · 时光咏叹的朦胧诗意
当日影西斜,秋日的调色盘便晕染开一片温柔朦胧的香炉烟紫色。
滩涂之上,粉黛乱子草迎来了它的盛季,连绵成一片浅云色的海洋。粉白的朦胧身姿软化了海岸线的坚硬轮廓,如梦似幻,像是为大地披上一层最轻柔的薄纱。
而新掘的芋头,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露出它玉色的肌肤。这朴素的根茎,蕴含着土地最踏实的力量,化为冬日暖锅中最绵密温柔的风物诗。
一日将尽,秋日最华美的终章在天幕上演。落日晚霞挥洒着造化的画笔,将天际染成紫金与赭石色霞光的辉芒。“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归港的渔船成为这幅瑰丽画卷中的剪影,在渐沉的暮色里,勾勒出生活与自然交融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