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护“信号线”
时间:2025-10-22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陈天灵

在城市乡村的街巷里,有这样一群中广人,他们背着沉甸甸的工具包,穿梭于千家万户,用专业技能守护着“信号线”,用真诚服务温暖着邻里街坊。中广有线的社区工程师李伟与于建东,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小李,我家电视又出故障了,我想看《新闻联播》,但看不了。”电话里,70岁的陈叔叔声音带着焦急,他独自住在家里,子女都忙于工作,家里的电视是他最主要的陪伴。一接到电话,中广有线启东分公司城南站社区工程师李伟抓起工具包就往外走。他分管的片区里,像陈叔叔这样子女在外的老人还有不少,帮他们解决收视难题,早已成了他工作里心照不宣的“重点任务”。

来到陈叔叔家,李伟俯身在电视前仔细检查:电源线插得稳稳的,机顶盒指示灯也正常,他拿起遥控器按了几下,很快发现问题——老人不小心按到了“信号源”键,频道被切换到了空置的接口。他边伸手调整遥控器,边凑近老人慢慢教他,说话间,屏幕上跳出了清晰的《新闻联播》画面,陈叔叔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不停道谢。

这份服务从不是“一次性维修”。平日里,李伟会主动上门回访,帮老人检查线路是否老化,还会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代买生活用品、缴纳费用。“小李师傅”的称呼,就这样在片区里传成了最亲切的符号。

8月台风过境,火车站公交办公室内,因台风中断的宽带仍未恢复,工作人员急得团团转。中午11点,中广有线启东分公司城北站社区工程师于建东刚端起饭碗,抢修电话就打了进来。他火速放下碗筷,抓起沉甸甸的工具包往外跑。

蹲在室外的设备箱前,于建东刚打开箱门就皱起了眉,光纤线被台风引发的雷电击出多个断点,他和同事顶着烈日开始抢修:一人弯腰扶着光纤线,眼睛死死盯着接口处,生怕漏过细微的损伤;一人握着熔接机,指尖在高温下微微出汗,却依旧精准地将纤细的光纤对准夹具。其间,他们没顾上喝一口水,也没停下歇一歇,只顾着和时间赛跑。当最后一个断点成功熔接,办公室里传来“网络通了”的欢呼声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于建东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腰,看着重新亮起的信号指示灯,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事社区工程师多年,于建东记不清爬过多少根滚烫的电杆,湿透过多少件工作服,但他始终记得用户期待的眼神。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烈日炎炎,只要接到工单,他总会第一时间出发,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保障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