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思远
上午8点,美通重工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已经响起富有节奏的机器运转声。27岁的液压工程师朱中强身着整洁的工装,头戴安全帽,正专注地检查着液压系统的运行数据。略带北方口音的他,语速平稳、目光笃定。这位从山东泰安远道而来的年轻人,已在团队中成长为备受信赖的技术骨干。
2023年,朱中强第一次踏上启东这片土地。此前,他在扬州积累了丰富的起重机液压系统工作经验。“我在南通上的大学,学习的是机械专业,读书期间就常在行业期刊上看到美通重工的技术论文,”他回忆道,“不少南通的师兄师姐也向我推荐,说启东产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大,那时候我就想,一定要来看一看。”说起与这座城市初遇的那一刻,他的眼里依然有光。
“整洁的道路、清新的空气,离上海、苏州都很近。这里既安静宜居,又能便捷对接大城市的资源。”这是朱中强对于启东的初印象,也是一份随着时间推移而日渐坚定的认可。
作为美通重工的液压工程师,朱中强负责全产品线的液压系统设计、优化与技术支持。刚入职时,挑战并不小。新的工作流程、不同的技术标准,甚至语言沟通、饮食习惯,都需要一一适应。“有时候加班到深夜,回到出租屋,确实也会感到一种异乡漂泊的孤独。”他坦言。
但困难从未让这位山东汉子犹豫。他说,是同事们的热情周到与关怀帮助让他迅速融入了这里。“大家虽然多是本地人,却从来没让我觉得自己是‘外人’。遇到技术难题,老师傅总是耐心讲解;生活中有需要,他们也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公司还为外地员工提供租房补贴,节假日组织做月饼、包粽子等暖心活动,“真的让我感觉到家的氛围。”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勤奋好学的态度,朱中强只用了两个月就完全适应了新岗位。“老师傅说,‘液压是相通的,只要用心,就能摸清门道。’”他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也付诸于行动。
工作之余,朱中强喜欢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去探寻启东的风景与美食。“启唐城的唐风古韵和文化氛围让我流连忘返,黄金海滩的落日简直让人震撼。”他也笑着分享味觉记忆:“第一次吃文蛤饼就被惊艳到了,鲜香酥脆,现在可是我的最爱!”
启东高新区文体中心是朱中强常去的地方。“那里有免费篮球场,我也结识了不少球友,我们经常在一起打篮球、交流心得,每周都要来个几场才过瘾。”他谦虚地补充道,“不过我还只是业余选手啦。”
两年多来,朱中强先后参与了多个大型项目,从精细的液压元件选型到复杂的三维系统设计,他的专业能力迅速提升,与此同时,他也逐渐融入了这座城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如今的他,不再是那个略显生涩的异乡人。
“启东给了我高起点、大舞台,更给了我实践与创新的机会。”对于未来,朱中强也有着清晰的规划:“生活上知足常乐,工作上保持谦逊,继续深耕液压领域,争取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目前有几项专利在申报,希望能有好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