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教育托举孩子梦想
时间:2025-09-10 A+   A- 举报

本报讯 新学期伊始,我市选派的17名优秀教师,毅然告别家人与同事,远赴新疆、西藏、青海、陕西等地,开展支教工作。目前,所有教师均已平安抵达受援学校,并迅速融入当地,以饱满的热情开启崭新的支教生活。

“支教工作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更是一次宝贵的人生历练,希望各位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者、东西部教育的连心桥、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市教育体育局为支教教师们举行简短而隆重的出征仪式。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疆,跨越的是数千公里的地理距离,连接的是同样炽热的教育之心。教师们一路向西,辗转飞机、火车、汽车,历经漫漫长路,海拔逐渐升高,气候愈发干燥,但大家的信念却愈发坚定,心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老师们迫不及待地走上了渴望已久的三尺讲台。

在新疆当地的课堂上,沈烨杰老师带着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探究《论语》的智慧,经典的墨香与青春的朝气相互萦绕,绘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和民族同心相融的美好图景。在西藏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张林老师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精神和无私的关爱,用心用情投身教育事业,在雪域高原展现了启东教育工作者的风采与担当。在青海同仁市民族中学洒满阳光的画室里,李秋谕老师将艺术启蒙浸染于笔尖,和孩子们在素白画纸前共同涂抹挥洒,铅笔沙沙与色彩交融的韵律流淌在斑驳木架间。在西乡二中,陆莺燕老师将现场弹唱与多媒体教学巧妙融合,让音乐课堂焕然一新。沉浸式的教学方式,让原本枯燥的乐理知识讲解变得格外生动有趣,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感。

教研、备课、上课……每一位支教老师都全身心投入。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当地教师结成了“师徒对子”,积极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支教老师们纷纷表示将用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为西部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用实际行动书写启东教师的担当与风采。

(南通日报记者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