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众的欢呼激发文旅“复利”
时间:2025-08-14 A+   A- 举报

历时9天的“无启不有 嗨啤一夏”2025启东啤酒音乐嘉年华圆满收官,“奔赴江海·遇见光”蝶湖音乐盛典点亮启东夜空,2025年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中国启东站)、2025第二届百年名校杯足球精英交流赛、2025“江苏南方杯”斯诺克公开赛等一系列文体赛事先后在启成功举办。将“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启东亮出“文体牌”,吸引人们“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不断打造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

演出、赛事,是文旅行业新的旗舰产品。对于演唱会,业内素有“1:4.8”的说法,即花费1元门票,能带动同期周边消费4.8元。最直观的感受是,不管演出还是比赛,都必然会把“过路游”变成“过夜游”。期间吃住行、游购娱,成为消费链条的延伸。一些景点难以“反复游”,而演出、赛事则像“流动的盛宴”,品类多样、内容丰富,持续释放文化吸引力。

这样的“演赛经济”,正是人文经济学的体现。从“人文”的角度看,产品的供给,要聚焦人的文化需求。为一记扣杀呐喊,为一段唱腔沉醉,人们期待在演出、赛事中收获更好的文化体验。不管是点燃激情的国际赛事、精心打磨的名团名剧,还是持续火爆的旅游演艺,都应实实在在着眼人们精神生活,立足当地文化资源。8月2日至3日,长三角(启东)六国海上烟花大赛在圆陀角碧海银沙成功举办,生动演绎“海上生花”的盛世奇观。启东并非传统“烟花之乡”,但拥有江海交汇的独特优势。赶海、音乐、焰火,这些元素串联起来,让启东这座滨江临海小城的文旅市场迎来一波又一波“泼天富贵”。

从“演出游”到“城市游”,演出、赛事更是展示城市魅力的绝佳契机。当歌手在聚光灯下唱起《潮启江海》,观众带走的不只是手机里的照片,还有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和情感认同。“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市”,更“因为一出剧,爱上一座城”,才能让“人文”与“经济”、“流量”与“美誉”相得益彰。

所以,要推动“演赛经济”实现更大效益,需要城市治理的系统支撑。票价虚高、黄牛横行,肯定影响消费体验;管理混乱、黑车宰客,难免让人败兴而归。演出前后,如何做好接驳?客流巨大,如何保障安全?政府补贴,如何激活市场?甚至是安检的便捷、票根的防伪、流程的简化等,都需要社会治理系统的整体协调、流畅运转。从这个角度看,“演赛经济”乃至人文经济的发育程度,也是一座城市治理精度、温度与科学度的体现。

不管是“演艺之都”,还是“赛事名城”,最终都需要观众、游客用脚投票。让舞台、赛场的灯光,点亮城市文化的“高光”;让观演、观赛的欢呼,激发文旅产业的“复利”,才能更好写下一个地方人文经济学的时代篇章。

高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