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一份坚守
时间:2025-05-06 A+   A- 举报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在我市,各行各业部分劳动者节日期间依然坚守岗位,用辛勤的汗水书写节日华章。

本报记者 王天威 陈冬芷 高思远 李佳浩

通讯员 崔永兴

刷新项目“进度条”

5月1日,中铁大桥局沪渝蓉高铁V标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与崇明特大桥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23公里的工地上,建设者们放弃休假,争分夺秒投身工程项目建设。

清晨6点,在高达100多米的水中4号墩主塔上,施工人员如同敏捷的蜘蛛人,有序进行18节上下游爬模的提升作业。这里是上横梁第一层的浇筑位置,施工人员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迅速。现场生产负责人洪涛表示,五一小长假天气情况良好,是施工的绝佳时机。主塔上下游,建设者们正专注地绑扎第十八节塔柱钢筋。之前的导梁拼装完成后,1100吨架梁吊机的安装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计划20天完工,月底将进行主通航孔钢梁架设。

南岸主桥非通航孔钢梁吊装现场更是一片繁忙。桥上桥下、公路铁路,110多名建设者各自忙碌着,有的手持工具打磨桥面,火星飞溅;有的专注焊接杆件,焊花闪烁;有的认真进行高栓施拧,动作娴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劳动画卷。现场技术负责人房尚武介绍,“五一”期间,非通钢梁施工有序推进,正进行第九轮E51-E58钢梁拼装焊接。铁路面板已安装至E55节段,公路纵梁安装至A55节段。本轮次八个节段中的五个已完成,剩余E56-E58节段预计5月12日施工完毕,结束后拼装长度累计将达882米。尽管非通钢梁架设顶推并非新节点,但在大桥建设者心中,每天都是新起点。

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境内的崇明特大桥工地同样热闹非凡。全长19公里的大桥,558个桥墩林立,已初现雄伟姿态。承担梁场箱梁施工任务的分队长杨兴表示,梁场除正常进行箱梁预制外,还有20多名建设者在架梁点紧张地进行架桥机拼装,他们全力以赴,力争使项目5月底具备架梁条件。

激光为笔“绘”匠心

“五一”假期的晨曦中,江苏卫华海洋重工有限公司联合车间已响起阵阵金属切割声。21岁的马俊超弓着腰,熟练地在激光切割机的操作面板上输入参数,灰色工装上渗出深浅不一的汗渍。这个来自河南的年轻人,已连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度过2个多月,连轴转的假期不过是他数控编程表里普通的一格。

“参数误差必须控制在0.5毫米内,稍有不慎就可能浪费几十万元的材料。”马俊超轻点触控屏,幽蓝的火焰立刻在钢材表面游走出规整的切割线。每台激光切割机单日产量达100吨,切割板材厚度达到行业领先的100mm。智能化设备将传统切割效率提升了2~3倍,但精准调试仍需工匠的指尖温度。此刻,马俊超正半跪在钢板前测量切口,卡尺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公司不断接到来自各地的订单,我和其他同事已经做好准备,节假日我们实行轮班调休,希望能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工作,这是我们的责任。”马俊超目光灼灼,干劲十足。

假日期间,联合车间22台行车昼夜穿梭,激光切割机的蓝光在钢板上绣出精密的花纹。据了解,今年卫华海洋发展势头强劲,在手订单超15亿元,生产计划排至四季度。

平安出行“不打烊”

5月1日清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寅阳中队队长黎晗带队来到黄金海滩景区执勤。今年是黎晗“五一”假期在景区执勤的第三年,三年来,他见证了游客交通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景区服务接待能力的提升。

上午9点,游客陆续来到景区,这时一辆沪牌小轿车停下,车内游客摇下车窗询问:“警察同志,黄金海滩最近的停车场在哪边?”黎晗敬礼后耐心解答并给予指引。随后黎晗开始对景区进行巡逻管控,对讲机里,中队勤务指挥室不时传来实时景区交通动态。

今年“五一”,我市公安部门将警力投放在旅游景区易拥堵路段,增派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机关警力增援景区,交警大队科技中队加强指挥调度和信号调优工作。寅阳中队全员上岗,制定详细的景区交通疏导方案,明确各岗位职责,在景区设置两组6人事故快处警力,两组8人巡逻秩序管控警力,一组4人应急警力。中队和景区、政府部门加强信息共享,联合落实协同分流、联动保畅工作,确保景区不发生长时间拥堵、交通秩序平稳,全力以赴为游客提供舒心的安全出行环境。

“五一”假期,交警部门在全市共设置14处执勤点位,出动警力620人次,警车411辆次。

燃气安全“不放假”

为保障假期供气安全稳定,启东华润燃气提前部署、多措并举,通过优化客户服务、隐患排查、应急响应、智慧监测、值班值守等系列措施,确保节日期间燃气使用安全无恙。

今年28岁的朱福冬是华润燃气运行管理部场站运行工,江苏淮安人,主要负责启东华润燃气场站日常运行及调峰工作。

燃气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燃气从业者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安全意识,不可忽略任何一个细节,确保燃气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朱福冬告诉记者,结合往年“五一”节假日用气量及气温变化情况,预计今年“五一”日均供气量达25万方,“针对用户需求,我们积极对接上游气源单位,争取充足的气源指标,同时也做好LNG应急调峰储备。”为进一步强化节假日安全管理,启东华润燃气公司在节前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重大风险,并成立应急抢险工作组,全面做好24小时在岗驻守。

“虽然节假日经常不能和家人一起度过,但是他们非常理解支持我的工作。为了守护启东千万家庭的‘烟火气’,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朱福冬笑道。

“医”如既往护健康

5月1日,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的电子屏闪烁着120指挥中心发送来的最新信息。急诊抢救室护士陈龙刚为患者量好血压,准备交接班,救护车的鸣笛声已穿透走廊。面对推进来的胸痛患者,他立即投入救治工作。

早在节前一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就组织了应急预案演练,陈龙也参与其中,科室不仅备足药品器械,每班次都反复检查设备状态。“节假日急诊患者就诊量是平日的两倍,所以我们不仅要提前多备人手、药品,更要打足精神。”心电监护仪的导线在陈龙手中穿梭,他弓身操作,后颈的汗珠闪着光。护士长倪赛花翻出排班表感慨:“清明、‘五一’他都主动要求值班,像这次假期,除值班外,其余时间也是24小时待命以应对突发情况。”不完整的休假是陈龙节假日的常态,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里,陈龙总是自告奋勇主动加班,抢救室里始终跃动着他奔走的身影。

在这个女性占比超九成的岗位上,作为急诊抢救室唯一的男护士,陈龙宽厚的肩膀成了特殊存在。回忆起刚入职时的大型车祸抢救场景,他边整理仪器边说道:“帮助意识障碍的患者过床时,挪动患者是个体力活,常常需要多人协同才能完成。当时我迅速调整站位,双臂环抱住患者腰部,配合其他同事的节奏,用巧劲将患者平移过去。整个过程既保证了动作的轻柔,又避免了因慌乱导致的磕碰。现在看来,男性性别反而成了我的岗位优势。”

暮色渐浓,急诊抢救室依然忙碌不停,陈龙接到了母亲的来电,他匆匆回了句:“今晚赶不及回家吃饭了”,随即转头奔向新送来的病人。监护仪规律的滴滴声中,他的身影在病床间穿梭成一道流动的剪影。窗外,五一假期的霓虹照亮城市,抢救室的白炽灯亮如雪刃,将每个瞬间都切割成与时间赛跑的战场。

大桥建设者

交警黎晗

车间工人马俊超

燃气运行工朱福冬

急诊室护士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