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盛满繁华旧忆
时间:2025-04-22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李佳浩 吉浩宇

实习生 刘润汀

永和镇老街位于南阳镇永和村。与众多老街一样,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据载,上世纪初,宋德培、李明秀等名仕沿惠阳港河(今聚阳河)东侧,由南向北盖起了商铺,长约1公里。彼时是老街最为兴旺的时期,商贾云集,盛极一时。

现今永和镇桥东侧,一条东西向街道与南北向街道垂直相交,呈“十”字状。这条东西向街道只有百米长,曾是永和乡政府与永和中学的坐落之地,见证了数代人的成长,为老街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街分外热闹。当时永和乡可是启东人口最多的乡镇。”居民吴雪春告诉记者,“以前乡政府里的礼堂是个小电影院,我小时候常去那儿看电影。那会虽然日子清苦,但心里特别开心。”如今,曾经的乡政府所在地已建起了工厂,工厂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以留住那份珍贵的回忆。

74岁的朱冠英奶奶,是老街土生土长的居民。谈及往昔,她的眼中满是怀念:“以前的老街,从南到北那叫一个繁华!信用社、邮电所、供销社,还有铁店、同济堂、针织厂、羊毛厂、机械厂……啥都有。”彼时的永和老街,人口鼎盛,商铺鳞次栉比,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沿着老街一路前行,便能闻到一阵扑鼻的酒香。酒铺老板李圣萍感慨,她在老街已经酿了20多年的米白酒,如今老街上的老房子拆的拆,翻新的翻新,老街的痕迹越来越淡,人也越来越少了。

80岁的张菊芳奶奶住在有着百来年历史的老房子里,也见证了老街的兴衰。“对面原来的糖果厂,现在都变成住房了。年轻人都往城里走,现在的老街就剩我们这些老人守着。”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永和老街经历了许多变化。两旁的老建筑逐渐减少,红砖街面变成了水泥街面,那些熟悉的店铺和热闹的场景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老街那份独有的静谧与安详始终未变,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老街居民一生的回忆。

永和老街,它不仅是一条街道,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是在外游子心中的精神家园。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老街能在发展的浪潮中,保留住那份珍贵的烟火气,让更多人走进它,了解它的故事,感受它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