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玲琳 钱伶俐 顾晓晓 汤钦云
3月11日至13日,启东承远工艺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章镇布艺”,携启东非遗“虎头鞋”,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亮相,启东蓝印花布、土布等非遗技艺与现代文创设计完美融合,让传统工艺在现代审美中焕发新光彩。
3月11日上午,上海国家会展中心3号馆内人头攒动,启东承远工艺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章镇布艺”的展台前,诸多融入非遗元素的工艺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来自泰国的观展商方淑真拿着精美的蓝印花布小龙,边举手机合影,边感叹道:“第一次看见这么精美的工艺品,这门手艺应该被世界看见!”展位前,创始人钟小英正忙着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展商洽谈,她身后的展架上整齐地排列着用启东蓝印花布、贵州马尾绣等地方非遗技艺制作的动物玩偶、布艺花,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启东非遗——虎头鞋,路过的观众无一不被吸引。
“每一种技艺,都有独一无二的审美艺术价值。”自“章镇布艺”创立之初,钟小英便带着工匠团队,先后拜访了浙江、广东、贵州、云南等多个地方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扎染、蜡染、柿染、广绣、潮绣、香云纱……各色非遗技艺陆续在钟小英这里交汇,转化为玩偶、耳环、衣服等产品。
钟小英的伴侣季红卫是土生土长的启东人,自举家迁往广州创业后,已阔别故土20余年,他的家中至今仍珍藏着母亲早年间用织布机亲手纺织的土布。“小时候,我总是伴着织布机的声音入睡,当时启东家家户户都用这种土布制作衬衫、围裙等。”回忆过去,季红卫感慨万千。正是这份深厚的乡情,激发了他们将启东土布融入工艺品制作的灵感。为了让“土布不土”,他们将精致土布外衣巧妙缝制在各种动物玩偶上,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
同时,“章镇布艺”携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将启东非遗——蓝印花布纳入文创设计,为启东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蓝印花布挂饰、土布笔记本等潮流产品,引发了年轻人的抢购热潮。“每一项传统技艺,都应当寻找到当代的载体,要让00后把非遗戴在身上。”设计总监季紫荆深有感触地说,融入日常审美的非遗产品,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非遗+文创”已成为文化产业新潮流。来自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中国西部牛仔产业园的主任张峰对这些充满创意的工艺品赞不绝口。“先前我们也尝试用新疆的棉花、牛仔资源,制作了一些本地特色的小玩偶。这边的产品创意独特、类型多样,制作工艺也很精湛,后续我们可以携手合作,实现共赢。”张峰说。
非遗产业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在启东市妇联的积极对接下,钟小英与启东市东海镇丰利村建立了结对帮扶,此次她特别带上启东虎头鞋参展。令人欣喜的是,博览会首日,所有虎头鞋销售一空,占去年全年销量的30%。“很感激有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展示平台,让启东虎头鞋的工艺被更多人欣赏。”启东市东海镇丰利村驻村第一书记周铭铭说。
短短半天,钟小英已成功与常州黑牡丹、雅莹、miss sixty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达成了合作意向,展现了非遗文创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这个曾一度“过时”的非遗产业,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焕发生机。“今年5月,我们将带着启东虎头鞋和其他非遗工艺品远赴重洋,参加2025年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为宣传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尽绵薄之力。”季紫荆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