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劳动者解决烦“薪”事
时间:2025-01-24 A+   A- 举报

本报讯 “真的太感谢!可以安心过个年了……”1月20日,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大厅内,17名曾在我市某船舶企业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激动不已,他们终于拿到拖欠了两个月的工资。

近一个月以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办结207件工资类案件,帮助583名劳动者追讨661.83万元工资等待遇。

“一份工资,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为进一步畅通欠薪维权通道,今年初,市人社局进行行政执法改革,助力劳动者便捷维权。”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笑慰介绍,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向劳动者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简化维权流程,同时对机构内部办案力量进行优化配置,在一站式受理后,通过多元化途径化解劳资纠纷。

2024年12月,张某等4人从南通某装饰工程公司离职,但公司未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报销款等款项。无奈,张某等人向市人社部门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进行维权。令张某等人没想到的是,两天内整个案件就实现了申请到办结,拿到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

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何芹芹介绍,张某等人与公司的劳动争议,实际上是包含4个仲裁申请的系列案件,按原来正常的仲裁流程,他们的开庭时间将排至今年2月底,春节前拿到钱基本无望。“但现在按调解书约定,我们春节前就能拿到欠款了……”张某手执调解书激动地说。

“如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找准相对应的维权途径是高效、便捷解决问题的关键。”何芹芹告诉记者,市人社局梳理了欠薪维权5条相关途径及相关受理窗口联系电话,供劳动者在需要时,对照自己实际情况找准相应途径,依法高效维权。

(本报记者 陈艺文 范存娟 戴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