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海玲 李佳浩 吉浩宇
启东人的过年总少不了香肠、咸鱼。每年寒冬腊月,启东人阳台上晒制的香肠、咸鱼的多少,成为各家年味浓淡的象征,是一个独特的新年景象。
今年75岁的蔡锦飞是合作镇菜场的香肠店老板。从十一月初开始,每天都有附近居民来找他做香肠。“我们这里最忙的时候,要从早上六点半忙到下午五点,一天要做500斤香肠呢。”蔡锦飞告诉记者。
红白相间的猪肉躺在案板上,先把猪皮削掉,再将猪肉切成一块一块,放入绞肉机绞碎,拌上白的盐、黄的姜汁、咖色的胡椒,再根据顾客的需求加入适量红色的辣椒粉,灌入提前清洗好的肠衣,将两端都扎好线之后,这香肠便是做好了。
最简单的材料做出最美味的香肠,选取最新鲜的猪肉,加上简单的调料,晾晒后无需再加工,就能放入冰箱长期食用。
风干后的香肠变得十分紧致,肉色鲜艳、肌红脂白,用一锅滚沸的开水,架一个蒸格将香肠置于其上,水蒸气浸润后,等香肠晾凉便可直接切片上桌,十分诱人。
香肠是不断传承与分享的美食,蒸香肠、香肠炒饭,每一种吃法都带着过年浓重的仪式感,是启东人最记忆深刻的年味。
这两天,不少启东人也开始腌制、晾晒咸鱼,咸香的气息如同岁月的密码,解锁着人们心底深处对年味的眷恋。
在人民桥菜市场,位于市场一角的活鱼摊前人来人往。“我腌制咸鱼已经有十几年了,临近年关生意更忙,很多新老顾客来买咸鱼、备年货,每天要腌制近百条。”摊主冯建忠边说边干,手脚不停,忙得不可开交。
对启东人来说,咸鱼的制作方法早已烂熟于心。“选鱼是第一步,一定要挑选最新鲜的活鱼,腌制出的咸鱼才会肉质鲜美。”冯建忠告诉记者,启东人一般选择肉质紧实的青鱼腌制,将鱼处理干净后,需要把鱼身上的水分彻底吸干,稍有残留就可能导致咸鱼变质。
咸鱼既可以整条腌制,也可以切成鱼段,腌制过程中可以依据个人的口味喜好,加入盐、料酒及其他香料,最后用铁丝、绳子穿过腌制好的鱼块,悬挂在晾衣绳或竹竿上,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一般需要3~5天。
“启东地处长江之滨,渔业资源丰饶,各种鱼鲜美味相当诱人,而一年中最好的腌鱼季节就是当下。”私房菜老板刘爱东告诉记者,最近不少在外的启东游子,都来找他制作咸鱼,想要一品记忆中过年的咸香味。
“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买活鱼回家自己腌制,现在每次回家过年很匆忙,没时间亲自腌咸鱼,但总要尝尝这熟悉的味道。”常年在外地工作的市民沈先生告诉记者,咸鱼已经变成了一种乡愁,是让游子回忆起家乡温暖的钥匙。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传统习俗都在慢慢淡化,但香肠、咸鱼在启东人的年味里从未缺席,那一块块香肠、咸鱼,承载着温馨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