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是尾声,站在一年终点回看来时路,那些积蓄了一年的温暖和感动你还记得吗?无数普通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瞬间,也正是这些瞬间,让原本平凡的日子变得美好而闪耀。让我们珍藏这点点温暖,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失踪”73年
这名启东烈士“回家”了
启东籍烈士崔勇安眠于辽宁辽阳,志愿者正为其寻找亲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通过排查,最终联系到了崔勇的家属。
今年清明前夕,崔勇的侄子、侄女前往辽阳市烈士陵园祭扫,并与崔勇的弟弟崔建忠、崔建平打了通视频电话,帮助兄弟三人完成一场跨时空的“相见”,这一“面”兄弟俩已经等了整整73年。
25分35秒
这通电话救人一命
3月25日,市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报警女子情绪激动,称自己要跳河轻生。接警员小施暖心“陪聊”25分钟,并立即与110指挥中心联系。
期间,女子几次想要挂掉电话,但小施竭力劝说,与其保持通话,为民警精准定位争取时间,最终民警找到女子,成功挽救一条生命。
无声的面包店
市区人民路上,有一家新晋流量小店,卖的是现烤的“烟囱面包”,最为特别的是,这家店从店主到店员都是重度听障人士。
店主钱辉拿出积蓄筹措开店、招募员工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和自己同样有听力障碍的人。钱辉希望人们不只是出于同情才来购买面包,而是真正认可他们做的面包。
妈妈陪我上学,第2446天
5月12日的母亲节是“轮椅男孩”董亦超来到东南大学读书的第255天,也是妈妈顾卫华陪伴他扶轮求学的第2446天,董亦超写了一封给妈妈的信,这是他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为妈妈庆祝节日。
四川“宝妈”
感受“启东温度”
今年4月,从四川来启务工的阿凉木子洛在启东市妇幼保健院生下一名女婴,但医生评估新生儿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在了解这个家庭的难处后,虽然患儿不符合院内福利政策的申请条件,但市妇幼保健院的党员志愿者纷纷响应,第一时间募集到首次治疗费用,并为患儿提供最好的医疗技术,让这名四川“宝妈”体会到“启东温度”。
高考结束
女孩面对校门深情鞠躬
6月9日,高考结束,汇龙中学高三学生吴江雨走出考场,面对校门深情鞠躬,与陪伴自己3年的同学、老师、母校好好告别。学校的监控记录下了这一幕,视频发布后,网友纷纷被这温暖的举动感动。
高考成绩公布后,“鞠躬女孩”吴江雨取得历史等科目类547分的理想成绩,她表示未来想成为一名老师,回到家乡启东教书育人。
走出人民大会堂
他的第一条信息发给了“启东爷爷”
今年6月,吴诗坡所在的团队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走出人民大会堂,吴诗坡第一时间将这份喜悦分享给远在启东的郭中良爷爷。吴诗坡是郭中良资助的贫困学生之一,在郭老的经济资助和精神鼓励下,他已成长为国家栋梁。
启东第8例、第9例
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今年7月,惠萍镇卫生院医生龚钰麟和市人民医院医师蔡中尧先后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市第8例、第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用这一大爱善举为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义务辅导14年
14本教案带出500多个农村娃
7月12日,南阳镇佐鹤村校外辅导站又开课了。辅导老师包仲贤今年77岁,14年来,他义务为佐鹤村和邻村留守儿童及外来务工子女进行课外辅导,积累下含14本教案的14盒档案,带出了500多名学生。
危急时刻
启东环卫工人出手了
环卫工人闵丹丹路过紫薇河时,发现2名年轻人正在水中挣扎,河水约3米深,但闵丹丹顾不上多想,纵身一跃跳河救人。正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顾彐中也赶了过来,两人合力将落水者救上了岸。
寅阳“托举哥”你真顶
10月13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寅阳中队接到警情,在辖区海防线有电线,疑似被路过货车不慎刮断,严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
在电力部门排除漏电危险后,辅警高凯峰用伞柄和竹竿撑起电线,指挥被阻车辆有序通过。直到现场维修完毕,高凯峰才放下已经酸疼的双臂,这一“托举”长达3小时,为群众“顶”出了一条通畅路。
一个人的漫漫群演路
11月5日,启东人沈凯获2024微博视界大会“金叶荣耀”奖。沈凯作为群演代表获此殊荣,他在大会发表获奖感言时激动落泪,他那句“今天我好像做了回主角”令全场动容。
他留下了2645双棉鞋
12月24日,已故老党员施学昌的儿子(海军某部大校军官)代表父亲捐出2645双棉鞋。这2645双棉鞋都是由施学昌和妻子生前花费8年多时间,一针一线、朝夕缝制的,小到三四岁的娃娃,大到五六年级的孩子都能穿。
出生于1949年的施老,曾在海军烟台基地服役5年,是一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10月,施学昌突发心梗离世,儿子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才发现父母多年缝制的棉鞋已多达数千双。
融媒体记者集体采写